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高三语文复习课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范文

    黄春艳

    摘要:在高考成绩构成中,语文成绩占了其中的五分之一,不能说不重要,但近些年来,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减弱,不仅仅是对语文课堂的形式,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的懈怠情绪,本文从语文学习与教育的困境出发,探寻了教学的出路,就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后人的研究作以参考。

    关键词:高三;语文复习;困境与出路;策略探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187

    引言

    高三阶段对学生们异常重要,无论哪门学科,都在进行系统化的复习,语文学科也不例外,这一阶段的教学和学习可能会影响一些学生的一生,但语文教学这些年流于形式,学生们的语文学习也同样陷入不作为的深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探讨。

    一、高三语文复习面临的困境

    面对高考这一有可能改变未来命运的大考,学生和教师都如履薄冰。每个人都在分秒必争,学生和老师都把提高分数当做唯一的目标,但在学习语文的时候,提高分数不应该成为唯一的目标,语文从一个中国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父母在最开始的母语教导、对于世界的认知、日常生活中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这都是在学习语文,要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就应该抓住语文学习,而不应该是仅仅针对考纲设置的考点进行机械化的灌输,和让学生只是机械化的背诵,尽管素质教育也需要通过考试来检验教学和学习成果,但教育更应该以人为本,而不是把学生当做考试的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失去乐趣,只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这种现象,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使学生丧失了自身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产生了马克思所说过的“异化现象”,人不是真正为了人本身而活而是被某一目的支配着。高考本身,或者提高高考分数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你变成更好的自己的衍生品,而当下的教学却完全主次颠倒。所以教学应该思考,如何从这一困境中挣脱出来。

    二、语文学习的特点及有可能出現的问题

    语文复习本质上是将庞杂的知识、细碎的部分用一根无形的线穿起来,而不是像堆砌一样突然将知识点堆在一起,这样知识不仅不被完全消化,还有可能使学生像“吞夹生饭”一样难受,因为语文学习是一种细水长流式的积累,不像数学那样,掌握了一个知识点就是收获,掌握了这类知识点就能够做对这一类型的题,语文复习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是无声无息的,这可能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时很难看到具体的进步,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认不认真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的惫懒情绪,从而导致学生漠视语文学习。

    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淖不仅仅在消耗学生的热情,也会消耗教师对于教学的热情,学生们机械背诵知识点,机械的考试,老师也一直处于盯着学生背诵,盯着学生考试,批改试卷的无限循环中,这也增加了老师的工作压力[1]。

    三、语文学习的可能出路

    首先,学生应该在老师的帮助下建立思维导图,使知识结构体系化,保证学生能够形成平稳的认识和学习语文的能力,在不得不面对高考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应试教育尽力的变得简单和快乐起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知识先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种能够理解各种意思的记忆,要比机械性记忆获得更好的效果,在理解中,学生能够体会知识的有趣性,也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比如在复习《论语》选读时,首先应该明白这一部分可能会在哪些部分考到,在古代文献默写部分考到的,要根据内容背诵,在文言文阅读方面,学生应该掌握各类实词虚词的意义以及用法,所以应该重视复习是老师重点提到的各个实词虚词,不能急功近利,以为自己可以一次性把这些知识全部掌握,不过分追求全记,但一定要有所得,要有收获,把没有记下来的知识点及时复习,因为古人语义和现代语义总有不同,所以,不必过分追求深入研究某一词,而应该力图自己记住的都是正确的。这样既可以满足应试的需求,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深入研究考纲,复习某一单元时了解考纲会在这一单元设置什么考点,比如在学习必修四第二单元时,知道可能会根据这章内容,考察我们对于古代诗歌的背诵情况,会考察我们学习诗歌时怎样分析诗歌,诗歌的语言运用、情感色彩,都会成为考察的对象,所以教师应该深入研究考纲,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2]。

    提高教学人文性与教育性的结合,比如在复习必修三第四单元时,课文分别介绍了动物、宇宙和物理,在复习时让学生提高对这部分内容的趣味性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结语

    本文从高三语文学习和教学的困境出发,分析了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并结合高三复试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探索了解决这一困境的可能出路,在学习时不仅仅关注高考分数的提高,更应该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不是将语文学习当成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是一个爱好,旨在提高学生的母语素养,让学生在提高语文成绩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在未来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奠定人文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昌韶. 高三语文复习课的困境与出路[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9, 000(001):44-45.

    [2]胡建刚.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三语文复习课教学思考[J]. 语文课内外, 2019, 000(009):26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