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大班农村留守儿童口语交际障碍研究 |
范文 | 罗丽华 摘要:当前阶段,幼儿园教育各项工作已经越来越受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其口语交际能力由于种种原因存在一定障碍亟待解决。鉴于此,本文针对幼儿园大班农村留守儿童们的口语交际障碍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改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农村留守儿童;口语交际障碍;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6-031 引言 在新时期的幼教活动中,“口语交际”堪称为一种极为重要教育方式和教学策略,是幼儿们在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交际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能[1]。然而针对当前幼儿园大班的农村留守儿童们而言,由于受到家庭、社会、自身等多方面客观因素影响,这部分儿童不善言辞、不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结果导致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口语交际障碍。幼儿教师们如何采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教育方式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们口语交际方面的各种障碍,让幼儿们爱上口语交际,喜欢上“说话”,乐于与人沟通,已然成为当前全体幼教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重要幼教课题。 一、解读当前幼儿园大班农村留守儿童口语交际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事求是的讲,当前阶段的幼儿园大班农村留守儿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展现出的口语交际能力和水平的确差强人意,存在许多问题[2]。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数都长年在外务工,导致留守儿童在家中缺乏一定的口语交际环境和机会,逐渐养成内向、不愿交流的习惯。其次,部分幼儿教师在日常口语教育指导过程中,并没有对幼儿口语能力的提高加以重视和关注,并且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以及组织各种游戏活动时也会在不同程度上忽略农村留守儿童们的情感需求,结果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会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不愿意和教师以及其他幼儿进行口语对话和沟通交流。同时大多数幼儿大班的农村留守儿童从小都是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是临时监护人一同生活,从小就养成不擅交际、沉默寡言的孤僻性格,即便内心世界想法很多,也不愿意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加之由于从小在农村生长,语言环境差强人意,许多幼儿无法掌握较为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说话方式错乱无序,颠三倒四,缺乏清晰的语言逻辑思维和丰富的语言表达方式,农村留守儿童的口语表达综合水平也就可想而知。 二、有效消除幼儿园大班农村留守儿童口语交际障碍的三大建议 (一)教师应创设优质高效的口语交际氛围和教学情境 想要在新时期全面提升幼儿园大班农村留守儿童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效解决其口语交际障碍,幼儿教师们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必须要积极创建一个优质的口语交际氛围和教学情境,让农村留守幼儿们能够在一种自由、愉悦、轻松的环境中提升口语交际技能。首先,教师可以在日常幼教实践活动中充分利用教材,让幼儿们对绘本中的图画以及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讲述图画内容。教师也可以让农村留守幼儿进行互相交流,互相讲述,也可以让其与教师交流、描述。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教师能够逐渐树立起农村留守儿童们口语交流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其次,幼儿教师可以在大班日常教育过程中制定一个“每天一句话”的教育任务,让每一名幼儿在每节课上都要说一句话的同时,经过一段时间,农村留守儿童们的口语表达水平必然会得到质的提升。此外,幼儿教师还可以为幼儿们组织各种优质的幼教活动,比如说召开班级故事会,让幼儿们讲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们按照教材内容演绎各类童话故事,通过角色对白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组织诗歌朗诵、说说心里话等不同方式的语言教学实践活动,让农村留守幼儿们既能够感受到教师的呵护与关爱,还能够在各种口语训练过程中逐渐消除内心的思想障碍,爱上说话,敢于说话,学会说话。 (二)教师应采用赏识教育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树立信心 毫无疑问,在幼教过程中,每一名幼儿都渴望被表扬、被赞赏。鉴于此,幼儿教师在消除农村留守儿童口语障碍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采用赏识教育法,不断对农村留守儿童们进行鼓励与称赞,让其树立起充足的口语交际自信心。平心而论,许多农村留守儿童从小就较为胆怯、脆弱和自卑,来到幼儿园生活学习时极为不适应集体生活,凡事都藏在心中不愿意和教师以及其他小朋友沟通。针对此现象,幼儿教师就需要在真正意义上走入农村留守儿童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日常的关心和关爱了解其在口语学习和交际方面的困难和想法,并且有的放矢的进行循循善诱和正面引导,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们彻底克服口语交际的缺点和不足,让农村留守儿童能够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口语交际能力,重新绽放出开心的笑容。 (三)教师应积极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消除心理障碍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各种口语交际的障碍,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关爱。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们进行沟通,为这些家长充分阐明亲子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孩子们未来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且提出一些要求,比如说在外务工期间,无论工作有多忙,也必须要抽出时间利用手机、互联网等工具多与孩子们聊天或者视频对话,关心孩子学习和口语交流能力,满足孩子的情感要求以及生活需求,让孩子体会到家长们无微不至的爱,进而消除心理上的障碍,帮助留守儿童在幼儿园大班学习生活中变得更加爱交流、爱说话、爱生活。 结束語 综上所述,当前阶段全面消除和解决幼儿园大班农村留守儿童的语言交流障碍教育之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幼儿教师们必须要不断探索、不断钻研,力争寻找到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力争让农村留守儿童们能够爱上语言交流,喜欢与人说话,愿意表达自身观点和看法,让自身语言能力和交流水平能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王化敏.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幼儿教师教育实践策略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