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趣味性的有效策略
范文

    毛开成

    摘要: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三学段(7-9年级)中,要求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对于数学学习信心的培养,让学生喜欢数学的学习,能够被数学的趣味性所吸引,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第一步。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本文基于浅谈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趣味性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趣味性;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119

    引言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比较落后,而且教师也深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这就使得其自身所使用的数学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初中生对于数学的学习需求,进而导致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下降,也使得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有所下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发展。而教师若想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对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创新,使得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得以有效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数学教学方式的改进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学习新课程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和课标做对比,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多学习,接受新的课改理念和教育观念,充实自己的学识。在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的今天,学习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看教育教学著作,也可以聆听专家讲座,还可以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观看省级、部级优课。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学习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可以学习理论层面的,学习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是技术层面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和手段也在快速地更新换代。因此,教师要适应这种变化,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习先进的教育技术,让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助力自己的教学。再次,教师要促成专业化成长,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总结教学经验,反思教学得失,思考教育问题,通过做课题、做调查等方式促成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探寻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二、增加数学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根据我国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初中数学教学要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单一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理论知识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针,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以富有趣味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打造数学高效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平台等手段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对于数学这门学科课程而言,其本身的知识理论是比较枯燥的,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难以提高其自身的学习兴趣,从而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有所降低,进而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时,需要增加其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就能够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初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相应的数学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丰富数学教学内容,并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之中,增加学生对于数学教学内容的兴趣,进而使得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之中,以此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而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也有所提高。

    三、创设情境,以情激趣

    学生的学习往往取决于需求和诱因。学习需求是激发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重要载体,更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当与学习需求相匹配的诱因出现时,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始发生转变,转变为学习动机。针对这一需求,数学教师需充分认识到趣味课堂的重要性,通过生动有趣的诱因,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因此,首先教师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合理运用教材中的感性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佳强度,有效地学习;其次从学习目标出发,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树立好正确的、积极的学习目标,快乐地学习;再次,需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动力,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思考:通过数学学习,想要达到什么具体目标,自身的理想是什么,数学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影响,从而有助于他们进一步明确目标,准确定位。

    四、结合信息技术,巩固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对初步接触这些理论的学生来说会比较难学。再加上教师在教学中沿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学生在讲台下学习”的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手段固然有自身的优势,但已不适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对此,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视听教学,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所学内容,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考中数学的地位明显日益增强,加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颁布,数学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初中生思维能力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传统数学课堂更倾向于理论化,教师从教材出发展开教学活动,试图将相关的数学知識“种植”给学生,客观上造成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沉闷压抑和枯燥乏味,学生兴趣逐渐缺失,更有甚者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抵触情绪,造成了学习上的消极影响。爱因斯坦曾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需要从学生的具体学情着手,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增强初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引领学生拿到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自然地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教学中。

    参考文献

    [1]曹秀芹.以“趣”为帆,驾驶数学之舟——探析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98-99.

    [2]郑卯秀.刍议初中数学课堂趣味性的提升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138-139.

    [3]刘春燕.漫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趣味性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3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0: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