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
范文 | 冯立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011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化学教学中,实验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更重要是它还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实验的这种作用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本人结合多年来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教学中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按每个学生创造性的潜在能力。便如:在讲CO2的制取和性质时,要求学生设计有关CO2的制取和性质的实验方案。这时可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什么试剂制取CO2气体,反应条件是什么(即实验原理)?(2)根据实验原理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性质实验装置?(3)应当经过那些操作步骤?这些步骤先后顺序如何确定?为什么要经过这些步骤?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经过教师审查,然后让学生独立进行实验。同一实验可能会有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案,都可以让学生去实践,并相互交流,比较各自方案的优缺点。即达到了开拓思维、交流合作的目的,又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实验中得到加强、训练,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領悟了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适当增加规律实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实验,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探索性。例 如,在“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教学中,可以补充NaOH溶液与 SO2反应的的实验,先做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按要求闻气味,再加入NaOH溶液,振荡后再闻气味。这个实验,既可以让学生得出碱溶液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规律,又可以加强环保意识。同时教育学生,对生产生活和化学实验造成环境污染,只要我们采取恰当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减少污染,这样既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系统化、溶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利用身边材料,开展课外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停留在课堂上。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超越的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多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寻找身边的化学,使其成为自己实验的研究内容,动手、动脑、长知识、长能力。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全面开放实验室,使学生随时随地能进行各种实验。特别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鼓励他们敢于提出新的问题,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并进行一些小实验,独立或与他们合作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在学习中的一些疑问,以此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个性特长,使他们养成用实验来探究未知、大胆质疑、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