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语教学中的趣味性探究
范文

    罗榕

    摘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重要途径。教师可通过灵活运用教材、趣味导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布置趣味性的课后作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381

    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是连接各门学科的基础和桥梁。而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相对沉闷和枯燥,教学方式较为机械和刻板,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之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容易被外部环境所影响,导致听课质量下降。

    一、灵活运用教材,加强知识传输的趣味性

    教材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依据和载体,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内容,所以说利用好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为了顺应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统编教材的编排出现了大量的插画,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帮助学生学习。首先,教师要全面透彻地了解教材,从教材出发,找到教学的侧重点,由此延伸,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让教学过程有一个合理的走向和分配,把书本里的静止知识变成动态知识,促进学生掌握原本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其次,教师更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捕捉适用于学生的信息,搜集问题,不能单单只把教材当作学习的工具,更要让教材成为一本“活字典”。教师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和衔接点,做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并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有想象的依据,帮助学生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将教材进行拓展延伸,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做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二、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为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具有好动、好玩的特点,在课堂学习中他们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采用趣味性的导入手段,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小学生更好地学习。以《借生日》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些小礼物,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胜的学生可以得到一份小礼物,用这样的方式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之中。除此之外,教师应在课后多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立足于学生的兴趣,把可以集中小学生注意力的趣味性课程设计出来,融入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以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有更加全面、系统的掌握。

    三、利用信息技术,增强课堂趣味性

    教师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增强,使学生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积极动脑,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信息技术融视频、动画、文字、图像和声音为一体,可以化静为动,让学生置身于生动的画面和优美的音乐中体验语文知识的魅力,将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出来,陶冶和升华学生的情感与心灵。以《黄山奇石》一课为例,课本中的插图很难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黄山石的“奇”,景色的“秀”,這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和黄山相关的图片、视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对学生进行引导,进行欣赏和领悟,使学生立足于整体体验到黄山的美景,同时深刻记忆金鸡叫天、仙人指路、猴子观海、仙桃石等奇石,学习积极性明显提升。

    四、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角色扮演游戏充满了喜爱,他们置身于特定的角色中,既可以深刻感受这一角色的情感,同时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一角色性格、品质的影响。角色扮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基于此,教师可以和自身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角色扮演活动。以《晏子使楚》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演绎课文的内容。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需要死板地读、背课文的内容,只需要根据原文的意思,表达出相应的剧情就可以。如此,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培养,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角色扮演活动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小学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最佳化。

    五、布置趣味性的课后作业,有效巩固新知

    当学生将语文知识初步掌握后,还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充分掌握和巩固已有知识。其实,传统课后作业中机械的重复和单调的抄写,很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并且还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其运用知识的方式和接受知识的速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开放性和趣味性的课后作业,提高其语文能力。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照类别对学生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小组布置作业。如,就书写能力不好的小组,可以要求他们仿写某一段;就爱画画的小组,可以要求其立足于课文的表述,把自己心中的小兴安岭画出来;就对表演感兴趣的小组,可以要求他们立足于教材,自编自演可能在小兴安岭发生的故事等。总而言之,借助设计开放性、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不同的分工中,立足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文章,激发兴趣的同时,有效学习语文知识。

    总而言之,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十分重要,而懂得适时创新与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可促进教育的良好发展;同时,教育发展要求积极创新并对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而上述几种仅是现阶段可行性较强的部分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应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使趣味性教学顺利实现,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曲娜.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18(S2):112.

    [2]盘莉.趣味式教学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44-45.

    [3]东秀英.小学语文趣味教学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50-5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4: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