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文学之树开素养之花
范文

    李世静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运动度过最初的摸索期,向更深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取代三维目标,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成为众多一线教师积极探究的方向。对此,笔者从初中语文入手,主要从书面口头结合、思维导图梳理、感受文字之美和挖掘文化资源四个角度出发,展开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35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语文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要求,这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行的时间较长,根基较为牢固,早期三维目标的出现尽管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一定冲击,但并没有彻底根据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而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进一步瓦解,在较高程度上有利于推动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满足初中生多样化的成长诉求。从这方面来说,对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便显得十分必要。

    一、书面口头结合,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的直接目的便是为了获得一定的语言能力,从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尽管教师已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并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语文教学的主导依旧是教师,部分教师还将书面、口头两种表达方式割裂,难以在较高限度内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此,教师要做的便是将书面语口头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完成有关教学目标。

    譬如,在学习《我爱这土地》时,笔者除了让学生学习这篇文章外,还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就这篇文章发表自己的读后感,并开展了以“乡土”为主题的习作活动,让学生先就自己对故乡的认识口头上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随后就展开有关的写作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互相阅读彼此的文章,说一说文章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利弊,组织有关的主题演讲活动。这样的教学将书面语言和口语较好地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深刻认知口头语、书面语言的区别,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思维导图梳理,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初中生尽管一定具备的一定的逻辑能力,但无论是从他们习作的文章,还是他们口语表达来看,都存在一定的条理性,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梳理有关信息,建立富有层次与逻辑的思维框架,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更上层楼,还对学生的思维提升大有裨益。

    譬如,在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时,笔者除了让学生分析文章大意外,还引导学生对文章分层,从正反等多个角度入手,分析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又是如何对自己的论点进行支撑的,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建立思维导图,分析文章的写作思路,并开展“初中生应不应该到专门机构学习汉文化”的主题作文,让学生在写作前,先通过列思维导图,确定自己的观点,给出具体的论述方面,模仿所学文章,根据思维导图的结果,先口头上分层表述自己的看法,让自己的口语表达更为层次化的同时,填补思维导图的不足,列出更为详尽的思维导图,形成系统的写作思路,展开有关写作。这样的教学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思维导图的作用,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达到思维层面的素养培养目标。

    三、感受文字之美,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文字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之美,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又或是小说等,其内的文字和描绘的意境都值得人品味,让人欣喜,初中生學习语文的目的之一便是要学会欣赏文字之美,陶冶性情,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理念。对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完成素养培养的目标。

    譬如,在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笔者就让学生尝试自己分析小说内容,将自己认为优美的好词好句和好意境圈起来,做上标记,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己圈定的句子或段落好在哪里,哪些事物和词造成了这种现象的出现,这些句子组合在一起又描绘了怎样优美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寻找、感受和表达文字之美,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文字才值得细细品味,提高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审美价值观念的目的。

    四、挖掘文化资源,培养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

    中华民族文化星空浩瀚,拥有丰富的文化星辰,熠熠生辉,璀璨夺目,初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任,教师在教学时,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他们传承文化的意识,达到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

    譬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笔者就利用网络信息媒体,将关于岳阳楼的有关视频播放给学生,让他们细致地了解岳阳楼的样子,并从拱角斗檐等建筑入手,向学生介绍岳阳楼的历史与寓意,引出绘画、雕塑等更多的中华文化元素,同时,还给出了关于岳阳楼的其他诗词佳作,让学生学习,了解岳阳楼的历史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并向学生布置有关的作业,让他们寻找与岳阳楼有关的更多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岳阳楼中的书法、建筑色彩等。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传统中华文化,还有利于树立他们的文化自信,一举多得,效果非凡。

    总而言之,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好坏已经成为衡量初中语文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教师在教学时,要在语文核心素养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初中生的具体学情,有意识地更新教学模式,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有关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发言的机会,引导他们掌握思维提升的方法,学会欣赏文学之美,触摸传统文化的脉络,在此基础上,高效地学习语文,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邓银凤.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40.

    [2]张德云.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优化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04):26-2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5: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