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发挥榜样力量 弘扬劳动精神 |
范文 | 李贤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298 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而且还是人类幸福、文明生活的源泉。熱爱劳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确定了新时代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在社会生活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怎样让初中生尤其是城市初中生弘扬劳动精神呢?实践证明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发挥榜样的力量,弘扬劳动精神。 一、用伟人劳动榜样,树立学生劳动意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热爱劳动的光荣传统,涌现出许许多多热爱劳动的榜样人物,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因热爱劳动而成为一代伟人的劳动榜样。教师在劳技课中通过给学生讲解这些典型的伟人劳动的故事,让初中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意识。如,毛泽东主席就是一位典型的劳动榜样。毛主席在延安工作时经常晚上办公一个通宵,第二天下午照例还要和中央机关的同志们一块参加劳动。毛主席在拒绝同志们地帮助时说:“你们挖的地,不算我的劳动,亲手干才算自己的劳动。”就这样,毛主席用了几个下午的时间,亲手挖了两亩多地,种上了西红柿、辣椒等蔬菜。正是毛主席坚持几十年的辛勤劳动,才带领大家缔造了一个全新的中国。我国还有很多像毛主席一样每天坚持参加劳动,给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伟人的故事。教师要引导初中生以他们为榜样,在物质条件优越的今天树立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因为劳动能让我们在全球竞争中得以生存,能让我们的祖国变得富强、美丽。 二、用父母劳动榜样,激发学生劳动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诚然,父母要以身作则,以自己每天的劳动作为榜样,激发孩子产生参与劳动的热情。教师提倡父母拒绝请家政人员,要学生父母用自己的行动完成当天的家庭劳动任务。一般情况下,父母当天的家庭劳动任务有:做饭、打扫卫生、整理物件、置办生活用品,等等。父母在孩子面前每天默默的有序劳作,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自然而然的喜欢上家庭劳动。此时,父母要给刚萌发劳动热情的孩子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任务,整理床铺、整理书柜、清洗鞋袜、扫地掸灰,等等。家长在孩子劳动时加以指导和鼓励,要求孩子坚持每天完成自己应做的家务。这样,以学生父母的劳动为榜样,激发孩子产生参与劳动的热情。 三、用同学劳动榜样,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学生有了劳动意识和参与劳动的热情,我们老师此时要用学校优秀的同学劳动榜样来鼓励学生学习现代劳动技术,让学生扎实掌握在现代社会里的生存技能。信息化、数字化、快捷化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当今劳动技术教育的目标。初中生最感兴趣的劳动技术教育有:软件编程、机器人、3D打印、模具制作,等等。教师在劳动技术课中对上述劳动项目进行细致引导,用某一劳动项目中优秀的同学作为劳动榜样,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该项目的劳动技能。如,机器人灭火编程技术。教师让参加机器人灭火编程技术获奖的同学讲解参赛前后的过程,尤其是临时设置处理特殊情况的程序过程,就会激励更多的同学对现代劳动技术感兴趣,从而积极掌握未来社会的生存技能。 四、用先锋劳动榜样,激励学生劳动创造 创造性劳动是未来国际社会竞争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我们劳动技术课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之一。我们身边有众多发明创造的先锋劳动榜样,他们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脊梁,教师要以他们为榜样,教会学生在劳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激励学生从小树立劳动创造。如,教师以黄旭华、黄大年、高凤林、屠呦呦等先锋劳动为榜样,激励学生力争用自己的劳动创造攻破技术难关,创造世界第一,创立世界福音。 劳动是人类由贫穷走向富裕、由愚昧走向文明的法宝。在社会生活日趋现代化的今天,我们只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引导初中生树立劳动意识、拥有劳动热情、掌握劳动技能、乐于劳动创造,我们一定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