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初探
范文

    石勤燕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的基础,也是开展数学学习的必备能力,很多家长也依据计算能力给孩子贴上“聪明”的标签。学生只有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所学的知识点,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但是当前教师在教学中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没有意识到计算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且学生也不重视计算能力,片面地认为计算能力是一项简单的技能,这也是学生在实际的运算中因计算能力不强而频频出错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8-138

    引言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特别是数学学科的计算题,更是学生数学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但是计算题在数学学科中却是最基础的题型,如果学生无法较好地掌握计算题型,那么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更高难度的数学学习.虽然很多学生的计算能力都较差,但是教师能够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计算练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计算能力做基础,学生也能更好地学习数学,并且促进自身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材,我们发现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其学好数学知识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在解决生活问题时也需要用到计算;学习几何知识时可能会涉及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体积等内容,这些都离不开计算。很多时候我们在解决一些综合题时,也会因为某个计算环节出错对最终的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与家长都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小学阶段计算题比较多,学生如果缺乏一定的计算能力,就容易出现错误,从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学生如果计算能力较强,正确率就会很高,对数学学习就会充满自信。学习计算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目前小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重视学生练习结果,忽视方法的运用

    除了學生自身的问题之外,教师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首先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练习结果,从而比较忽视学生练习的过程,也不重视学生运用的方法.而学生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在进行计算练习时也会非常吃力,从而容易让学生产生排斥感,让学生厌倦数学学科的学习.虽然有些学生的计算还是有较多的错误,但是相比之前他们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如果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计算练习结果,便很容易忽视这些学生的进步.而学生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又难以较快的在计算上取得较大的进步,那么学生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无法继续坚持.学习并非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因此,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坚持不懈,一步一个脚印.但是教师对练习结果的过分看重也会导致学生更加追求快速的进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教师的观念也会影响学生的想法,使学生也不重视方法的运用,从而导致学生面临更大难度的学习.

    (二)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无法跟上教学进度

    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在计算中出错就认为是学生计算不细心,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以此为借口认为是自己粗心导致计算错误,而不是不会计算。实际上,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粗心与马虎的现象,主要还是因为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通常来说,教师在课堂上先是给学生演绎计算的过程,再让学生做练习题。但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还没有来得及“消化”。这也就导致部分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无法参与到计算中,最终也就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计算兴趣

    大部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差,认为数学教学枯燥、难懂,觉得自己无法学会数学知识,出现了厌烦、畏惧的情绪,不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出他们对计算的热情,在愉悦的氛围下教授各种计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创新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针对课堂内容和学生的计算能力制订教学活动,开展一些趣味化的小游戏来锻炼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前,很多学生在计算中极易出现错误,如在计算过程中写错数字或者是符号,这主要与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直接的联系。可见,教师要想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很有必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生在做计算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各项信息,如数字、符号等;第二,认真思考题目;第三,认真计算;第四,计算后反复检查。学生若能做到以上几点,就能有效提高计算正确率。教师在计算题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如要求学生在做练习与作业时规范书写,分析练习中错题的原因,避免下次犯错。如此也能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相同的题型,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三)加强基础练习,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学生由于个人基础不同,因而,他们的计算能力也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是计算能力也并非无法提升,学生通过日常的基础性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学生计算水平.特别是通过练习促进学生习惯养成后,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可以选择少量简单的口算试题作为每天的基础练习.这样学生既不会因为学习任务多、难度大而对数学计算产生排斥感,也会得到足够的练习.学生在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计算之后,学生的计算速度会得到一定的提高,而且学生也会形成较好的计算习惯,而不会出现计算慢,计算错误多的问题了。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调动起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传授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简便算法的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降低学生在计算上的出错率,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娟.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7):71.

    [2]钟玉坤.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8(17):23+66.

    [3]李晓华.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7(07):3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