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究 |
范文 | 陈桂英 摘要:教学有效性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理论意义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高中化学新课标具有新特点,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效性,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有效性;教学发展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1-342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哪一项教育教学改革不是为了使教学更有效,不是为了使学生发展得更好?本次课程改革也不例外,其首要目标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学科教材中蕴含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讲如何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一边讲述实验中要用到的仪器、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的步骤、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边请学生上来实际操作。这样既传授了知识与技能,也让学生参与、体验、感受知识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事物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判断。 第二,发展就其层次而言,包括现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现有发展区就是指学生现在的能力水平能做到的,而最近发展区则是学生现在还不能做到,但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后就能做到了。化学课堂教学不应停留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而应该使教学任务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走在学生发展的前头,推动和促进儿童发展,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例如讲气体摩尔体积的时候,补充气态方程PV=nRT,虽然说学生开始不理解这个方程,但通过对方程的讲解和实际应用情况的举例,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实践证明,只有针对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停留在现有发展区的教学,只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的过程,即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的过程。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要促进两种发展水平的良性循环。 第三,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包括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内在发展是一种着重追求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发展,外在发展是一种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理解与应用为标志的发展。新课程倡导内在发展,在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定位上,强调通过课程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意识和探究意识,使学生从小懂得知识是永远进步的,没有哪一种知识不需要质疑和发展,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永远值得关注和学习。例如讲氯气的性质时,将灼热的铜丝伸入装有氯气的集气瓶中,学生观察到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并生成棕黄色的烟。学生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知道这是个燃烧反应,但在初中阶段课本上的对燃烧的定义是有氧气参加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燃烧,这时候就要跟学生解释初中阶段只学过有氧气参与的燃烧,实际上燃烧不一定非要有氧气参与,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知识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可以说,以上三个方面是新课程衡量教学有效性和发展性的专业向度。 那么,我们在实际的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发展呢? 一、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做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要把有效教学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不能只有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积极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和谐、活跃。新教材比较重视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较多的章节都有交流与讨论。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这些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时,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除去粗盐中可溶性的杂质Ca2+、Mg2+、SO2-4。首先告知除杂的原则是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为了保证杂质全部被除去,通常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且引入的杂质也要除去。然后引导他们讨论分析除杂的合适试剂,再引导分析试剂的加入顺序,提示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小结一般的除杂题,通常是先定试剂,再定顺序,顺序的确定可用假设法。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果良好。 二、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以来比较热点的一个问题。在一节课中,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会让学生久久回味,然而教学情境创设的必须切合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引入“物质的量”时,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想办法数出10kg小米有多少颗。学生很快就想到可以先数100颗小米,称出质量,然后用10kg除以100颗小米的质量,再乘以100,就能求出10kg小米有多少颗了。然后介绍为了计算出微观粒子的数目,我们也是以一定数目的粒子作为一个集体来进行计算的,这个集体就称为物质的量。通过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的意义,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如果将“情感”投入化学课堂教学的运作,愉快、主动、高效的学习景象便在眼前了。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复杂、微妙的双边活动,是特殊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各自都带着自身和主体性,在教育活动中互相结合,互相激发,互相补充和发展,才能最后达到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所以,它要求师生必须采取密切合作态度,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如果一方感情受压抑时,在情感上不会合拍的,教学活动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境界。在实施情感交流的过程中,不单单来自于教学内容本身。即使是教学内容不包含情感因素,也可以对其进行情感化处理,从而更好地达到情感教学的效果。学生回答问题,不论正确多少,都要积极肯定他们的参与,让回答问题成为快乐而不是负担,先做朋友,再做师长。 总之,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化学教学的生命,在新一轮课改中,我们化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还有很多。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各种有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品质,还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感恩……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化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以期不断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參考文献 [1]刘庆财.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思考[J]. 中国科技博览,2015. [2]沈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J]. 新课程学习(中),2012(2):102-103. [3]余荣娟.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J]. 中学时代,2013,000(002):52-5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