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
范文 | 李任林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他们必修的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足以支撑他们消化吸收全部数学知识,再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死板,很大一部分中学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枯燥无聊,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开展,倘若学生的这一认知依旧根深蒂固,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始终滞留在瓶颈。所以,初中数学教师理应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竭尽所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2-031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成为每位教师探究的重点内容,教师从改变传统课堂入手,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在轻松氛围下自由、快乐地学习知识。在有些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谈天说地,学生却在下面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兴趣,无法投入到数学探究中。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以高效课堂为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一、初中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形式单一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学科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应用性。但客观来说,在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点教学中,而在新旧教学理念的较量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屡占上风,课堂教学缺乏新鲜血液。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习中。 (二)脱离实际 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抵抗心理的原因有很多种,但是究其本质的原因,那就是在数学课堂和实际生活的融入环节上出了问题。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識的记忆和理解,很多数学教师都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对数学公式等知识进行背诵和反复运用,然而教师却忽视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而是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长久下去,逐渐与教育的最终目标相背离。 二、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氛围 传统的数学课堂缺少趣味性,课堂环境枯燥且死气沉沉,容易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烦,逐渐降低数学教学质量。针对传统教学的问题,教师应积极采取应对策略,针对学生的性格和特点改良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调整课堂,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可以脱离课本教学模式,以视频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数学环境,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快速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比如,“反比例函数”的教学包括信息技术应用、探究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等,教师可以借助PPT教学,在其中穿插一些动态视频,展示反比例函数的动态变化,让学生仔细观察并研究,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描述延伸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其能在不断引导中自己发现反比例函数的规律。这样的教学将被动转变为主动,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用好奇心和问题探究来引导学生,可以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知识,掌握其中蕴含的规律,加强记忆。多媒体教学可以将知识从课本中提炼出来,提升学生集体学习的气氛,也能让教师更好地观察学生的状态,调整授课进度。 (二)合作探究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改变独立学习的状态,与组员合作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认知,促进初中数学资源的共享。利用小组合作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学习难题展开探究实践,从而激发起学生数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兴趣,形成高效、有序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例如在《确定圆的条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考古学家在长沙马王堆发现的圆形瓷片,如图:提问学生如何将这个圆形瓷器补充完整,想要画一个圆需要哪些条件,如何寻找圆的圆心,利用情境教学引发学生的合作学习,主动对确定圆的条件展开探究。接着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让学生动手画一画经过点A的圆有几个,经过A、B两点的圆有几个,经过A、B、C三点的圆有几个,这三个点与圆是什么关系,鼓励学生合作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出想要确定一个圆需要哪些条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借助合作学习提高数学认知,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 (三)利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学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之一。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这一能力,数学教师要积极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通过与学生实际的生活相结合,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课堂,从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要将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方式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需要数学教师在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持之以恒地探索。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紧紧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方面做出改进,着重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构建高效率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贾北平.试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C].中学教育科研2018年第4期(总第227期).: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8:14-15. [2]高丽.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C].2018:888-889. [3]潘启敏.多元教学策略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C].,2018:1374-137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