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班级的日常管理 |
范文 | 陈伶珍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奇心重、想象力丰富、心智尚未成熟的时期,个性差异大,对于学习和事情的理解能力不同,根据这种现象,老师对其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困难,而在管理方面出现一定障碍的情况下,对于教学任务也很难顺利进行,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必须首先对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探讨。本文针对现阶段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途径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提高管理效率,构建其乐融融的小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家校联系;师生互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6-307 引言 小学班主任不仅承担着学生知识的传授工作,而且还承担着班级管理工作。学生自身活跃好动,给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班主任不仅要在学科教学中引领学生,还要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具体的管理策略引领学生树立积极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小学阶段是学生社会情感与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育部也不断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发展,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对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利用情感教育的管理方式。每个班的学生虽然存在很多共性,但因为成长经历和先天因素不同,又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想要班级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班主任首先就要把握学生实际情况,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心理状况、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此外,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时间最长的人,要主动和学生做朋友,用爱感染学生,温暖学生内心。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内向,缺乏自信心,容易自卑,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不主动。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寻求家长的配合,帮助学生重拾自信心,从而重新融入班集体。最后,班主任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这样一来,学生出现问题后,班主任可以迅速采取措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从而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2.拓宽师生互动途径,注重情感交流 由于传统的师生交流存在着很多的局限性,导致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低下,还会受到时空的限制,无法帮助教师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就要转变这种师生交流方式,促使班主任与学生展开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只有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与观点,才能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班主任可以利用班会、课余活动等机会,与学生积极展开线下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言论,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与观点。还可以借助网络与学生进行线上沟通交流,并做好总结记录,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答复。其次,搭建班级平台。随着新时期的全面到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潮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互动交流,合力创建班级管理网络主页,鼓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留言、展现才能、发挥特长,加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增进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与团队精神。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还实现了班级管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最后,利用信息平台。通过教学平台的搭建,定期为学生布置一些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获得全面发展。 3.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 家庭教育理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有着较大的影响,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影响更大。若是家长的教育理念与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有着很大的差距,不仅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会比较棘手,而且会让学生产生迷茫的感覺。为了避免这一种情况的出现,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之前,应该先与家长进行沟通,倾听家长对于学生的教育理念,若是有的家长教育方式不正确,班主任应该及时进行纠正。让家校联手,共同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环境。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地召开家长会,让家长能够明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并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另外,班主任应该让家长知道学校的一些常规要求和作息时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做到无障碍的沟通。除此之外,班主任可以及时的开展一些班级里面的亲子活动,来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让家长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学生的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家长对于学生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最好方式。 4.协调任课教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 班主任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责便是协调各个学科教师做好教学工作,以此让所带班级学生的各学科学习成绩都能处于理想的水平。比如,在自身的班级管理工作实践中积极同各任课教师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会询问语文教师哪些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较差,有哪些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这些学生提升语文学科的学习成绩;询问数学教师哪些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不理想,还会经常同数学教师沟通、协商具体应对的方式方法,以让这些数学问题学生也能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在不干扰其他学生正常数学学习活动的同时自身的数学素养也能得到极大的提升与发展;针对英语教师,班主任还会主动与其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些汉语的思维定式,作为教师应当组织活动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因为语言环境所形成的思维定式……这样,班主任不仅对班级学生各科学习的实际情况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同各学科教师之间建立起了统一的教学阵线,共同面对问题,共同想办法加以解决,以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提升学习成绩、发展学科素养。 结论 综上,一个班级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班主任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需要让学生自觉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督促自我,随时注意自身言行举止,保证班级管理能够顺利、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宋童.浅析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尊重与个性并存[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9):183. [2]崔海宁.论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的优化路径[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6):115-116. [3]曹起源.德育先行优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72):159-1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