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范文

    金贵良

    摘要:处于信息化时代的环境中,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发生变化,使得学校更加关注培养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主要涉及到数字化学习计算能力。信息意识等要素构成。也是三维目标奥型表现。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更是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正确利用项目教学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项目;教学学习小组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6-154

    引言

    项目教学法指的是以教师指导为前提,学生独立接受并完成项目任务,对白身表现进行评价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负责引导。本文主要阐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项目式教学法的运用实践及其方式,希望可以给初中教师以启发,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课和项目式教学法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成長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一、项目教学法的作用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主动讲解、学生被动.按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信息技术课堂。将学生视为倮堂主体的项目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由此可见,将项目教学法与信息技术课结合是大势所趋,田绕相关课题展开讨论,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其次,符合差于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特点和需求。信息技术既是学习内容,也是学习工具,但现有的教学模式无法保证教学效率,而项目教学法拓宽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途径。教师可以将课堂交还紺学生,让学生在摸索中深化白身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培养其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

    最后,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进行锻炼,具体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协作能力等。

    二、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一)优选学习资源

    以往的课堂教学基本是由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知识点,对于部分难点内容学生无法全面理解,长时间下来学生产生了学习疲劳,对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兴趣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该深刻认识这一现状。及时转变教学方法。结合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状况展开分析,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给学生建立起更加理想的合作学习氛围,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而“脚手架理念”也明确强调了,只有给予充足的实践、学习机会,并且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教学环境,才会为学生有效学习。健康成长提供助力。所以,正式落实项目教学法环.

    节,教师必须主动承担起“脚手架”这一支撑责任,帮助学生平稳渡过最近发展区,从而顺利完成当前学生难以自助开展的项目任务。比如《顺序结构》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初步认知什么是顺序结构,举出生活案例“正常的网上发送邮件,一共包括七个步骤,分别包括XXX。”组织学生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并且用文字描述具体步骤:(1)进入电子邮件的页面:(2)输入已经申请的账号与密码(3)登录邮箱: (4)输入收件人的邮箱地址: (5)撰写邮件:(6)发送邮件:(7)退出邮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顺序结构的流程图,使得学生了解到顺序结构是程序设计的最基本、简单的结构方式。教师应该做到的任务就是,全面预估项目都需要利用什么知识,每个知识对于项目推进发挥出什么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内.容的搜集与整理,有侧重的分享给学生,借助于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

    (二)科学划分小组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学活动需要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展开项目任.

    务的学习,把班级学生科学划分成若干小组,是增强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有利于实现学生从被动的推进任务转变成主动研究,从而把小组合作。个人研究.班级交流。教师评估等环节高度融合,特别是班级交流环节,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学生主体作.用。学习小组的成员通过良性竞争、互相配合,充分调动学习热情,无形之中进行了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挖掘。对于较大的学习项目,小组成员的人数应该增加到5-7人,因为人数相对较少的情况会造成各成员任务负担过重,影响到整个项目节奏的把控;若是人数相对较多,出现意见分歧的机率也将大幅度提高,在组内成员意见交流过程中难以达成共.识。除却小组人数设置的问题外。教师也应该科学分析学生间能力互补的问题,严格遵循组合异质的原则进行具体的分组,最大程度.上规避两极分化等现象。需要注意的是,针对难度相对较低的项目及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独自完成,没有组建学习小组的必要性,防止学生产生随大流、浑水摸鱼等心理.

    (三)明确项目流程

    教师是否提前明确项目主题。设置.对应的项目内容,是影响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核心因素。正式进行项目设置阶段,教师需要综合分析初中生信息技术学习现状以及年龄特征,合理调节任务难度,做到全面激发初中生探究兴趣,也不会因为难度过大挫伤学生学习信心。同时,项目设置应该结合实践活动,促使学生通过项目实践来体会.理解理论知识。一般情况下,教师能够按照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目标来明确项目主题,然后把项目方向、设置背景.项目时间以及项目内容简单明了的介绍给初中生,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大致流程。比如:基础程序设计环节,教师可以要求每组学生采用VB语言进行小程序的设计,促使学生能够在小项目的完成中掌握程序设计的知识。编制合理、周全的项目计划,为学生具体学习提供指导的同时方便教师对于项目流程的调控-.

    (四)总结评价项目

    完成项目学习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对本次的项目学习展开点评,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适当鼓励,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活动的问题分析,深入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学生在问题处理环节的错误。此外,也可以适当采用学生互评。自评等方法,使得学生客观的评价自己在项目里的不足,了解到同学在项目学习对自己的实际看法,进而在之后的学习中希望获得更加优秀的表现。站在教室角度而言,对于学生的点评不可以局限在技能.知识这几个方面,更是要关注学生项目过程中体现的协作.抗压等能力.为学生带来整体性.综合性评价,逐渐树立起对于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心,发挥出个人长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教学法作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极大程度上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发展了学生核心素养。所以,教师需要积极且正确的利用这一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栾路廷,王新跃. 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 考试周刊,2019,(04):137.

    [2]金菊菊.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高考,2018,(29):40.

    [3]余秋红. 浅析项目式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中学),2018,(08):11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