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范文

    尚玉林

    摘要: 小学数学高年级的练习题,想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引导学生不断的进行复习,提高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还要优化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程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从而完善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数学教学的整体进步,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6-033

    如何能够进一步设置好有效的,练习课程设计是教学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仅能够高效地实现教学效果,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握理论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加大对练习题设置的重视程度。

    1、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教学的针对性不够

    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因此,教学的针对性不强,是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把握不准确,尤其是学生楚在高年级学习压力较大,应当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问题设置的难易程度,把握合适的度,做好适当的拓展。

    1.2练习课的设计不合理

    部分教师在设计课程练习题的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使得课程设计的方式缺乏趣味性,无法吸引学生的参与,在任务不止时也没有创意,一般直接给雨,整个习题作为任务,不仅没有拓宽深度,还无法达到实际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数学课程练习题产生排斥斥心理。

    1.3练习课的监督和落实不到位

    大多数教师都会以原定的教学目标为主要方向,在实际的课堂当中,也没有进行创新,直接进行按部就班的上课,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在练习课中,也没有发挥自身的监督作用。很多具体的细节没有落实到位。

    2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2.1科學合理地把握题型,实现难易过渡

    想要进一步实现数学教学和习题教学的融合。就需要不断的,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的去布置相关的习题,控制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当中,还要鼓励学生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尝试,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应当慎重的选择题目的难易程度,让各个知识点在题目中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引导学生不断进行突破和探究。在题目的选择上,还要注意要选择一些技术含量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从简到难逐步递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2.2注重学生差异化,实现因材施教

    在习题的选择上,还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结构和认知能力,做好南艺的逐步递进。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兼顾到不同学习层次的需求。练习题的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首先第一个层次指的是基础性的练习,主要是一些单项训练,例如选择、填空还有判断题。还有其次,第二个层次指的是综合性的练习题,包含了综合、对比以及辨识性的各种题目。然后第三层指的是思维性的练习题目,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创造性的试题,让学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融合,将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渐向智能性的结构递进,。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时,第一步可以进行基础的练习,让学生自行的测量出课桌的周长。其次,进入到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在课桌当中找到周长最大的正方形?在学生的计算结果出来之后发现,两个周长相加是课桌周长的两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然后再进行第三个层次思维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个长方形的纸张,沿着对角线撕开,选取任意两个点,周长是否相同?如果沿着对角线撕开的话周长是否相同?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操作,找到关于周长的规律,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尊重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层次分明地进行针对性的差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2.3丰富课堂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创新教学模式

    首先在数学课堂的练习,不能够仅仅是传统的墨守成规的机械练习,而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给予学生趣味性的学习氛围,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不断的进行创新,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在选择习题的过程中,还要将数学的教材作为基础,然后融入一些有趣的游戏谜语等方式进行练习课的融合,配合画画等方式,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在练习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题目的多变性,不能只选择一些固定答案的题目,而是要突出题目的价值,选择一些开放性的试题,让学生通过做题,能够逐步温习相关的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能。除此之外,教室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上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设计小学数学的练习题,首先需要科学合理的把握题型,实现难易的过渡,其次,还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实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再次还要丰富课堂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练习题目的综合性,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关秀玉. 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与实施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7.

    [2]袁启洪. 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与实施[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1期):73-73.

    [3]李小均. 浅析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与实施[J]. 速读(下旬), 2016, 000(001):238.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