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应用探讨 |
范文 | 韦婉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物质丰富的新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在满足了自我衣食住行的需求后,更加注重起精神层面的追求,人们开始更多的享受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初中生作为思想逐渐成熟的群体,更偏向于在学习方面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方式,也使得学生和教师在互相的讨论中均有很大的收获。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课堂主导作用,主动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从而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将对师生各自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积极影响,而本文将会对初中语文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应用进行一番阐述说明。 关键词:初中语文;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自主思考;加深记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7-231 师生互动教学是一种在教授知识时,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回答的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来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问题的反馈来进行梳理和总结,及时补充,及时更正学生理解时出现的误区。同时这种方式也是构建良好课堂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催化剂。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整个课堂进行单方面的自我输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无法知晓学生的对于知识的接受程度,学生也无法养成通过独立思考来获取答案的习惯。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新时期教育环境下身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具备的教学思想,需要辅助的实际行动,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将对教师的教学成果地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地提高,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下面,我将结合自身从事初中语文教师这一职业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应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展开教学实践活动作以下三方面探讨: 一、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的学习氛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初中语文课堂。沉闷的课堂气氛将会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无味,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因此而无法高度集中,不能将所有的精力用在语文知识的学习。而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汲取知识。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当以崭新的教育理念实施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于课堂实践活动中,从而一改沉闷气氛,学生的精神也会随之振奋,与教师教学高度配合,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优化学生的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授《春》这篇课文时,在讲解之前我就给学生播放了这篇文章的朗读音频,然后提出“作者是以什么样的心情来迎接春天”的问题,和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通过阅读来理解作者感情。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明显可见学生的感情投入,课堂氛围因此显得生动有活力。随后,我邀请几个学生在黑板上描绘出他们在阅读时感受到的作者所描写的春的样子,还点出几个同学来回答他们自己心中对春的描绘,最后通过课文的赏析,感受作者描绘的春景图,与学生的描绘进行对比,补充学生理解时的缺漏。由此一来,课堂气氛浓厚,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 二、引导自主思考 学生学习过程中,自主思考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也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重要的能力。师生互动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并且总结问题的答案。这个过程中,由于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即使没有教师的帮助,也会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可通过这种方式去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这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授《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提出“作者是如何描写济南的冬天”的问题,然后带領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结束后,不少学生能够发现课文中明显的修辞手法。然后我要求学生进行段落划分,从每一大段中总结济南冬天景色的特点,并且从这些特点的描写中发现修辞手法。学生们很快发现文章中描写“阳光下的小山”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雪后的小山”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写出了“秀气”的模样,“城外远山”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出“如诗如画”的感觉等等。整个过程,全部由学生自主思考,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然后总结回答。学生热火朝天地讨论回答,既获得了答案,又锻炼了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加深文章记忆 初中的语文学习相较于之前的小学语文,更深程度的加大了文体的理解。初中生需要掌握一些文体的特点,同时部分文体也需要学生能够书写。基于此,身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一定要了解文言文的理解一直都是学生的薄弱点,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充满困难,生僻的字义,翻译的技巧等等都是学生在文言文学时所要面对的重难点。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创建一个促进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学习气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意思,掌握文章中所传达的含义,以求加深学生对文章的记忆。 例如,在教授《伤仲永》这篇文章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为学习对人的成长有哪些重要性,学生回答的大多是学习能够改变命运。之后我又提问人的成长学习是否一直学习,学生们的回答成了两面派,有的说需要,也有的认为不需要,于是我让学生开始阅读课文。学生首先通过四人小组的的讨论,工具书的查阅,我与全班学生的互相提问总结来掌握课文的大意,然后我带领学生一起谈论文章中的文言句式,倒装句该如何正确翻译,宾语前置句是如何前置的等等。学生与我相互质疑,又互相得到解决,文章的大意理解及句式讲解变得简单明了。之后,学生通过再次阅读,感知文章所要传达的信息,明白作者为何要“哀叹”仲永,因而学生也懂得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 总而言之,师生互动教学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教师应该普及这种教学方法,让更多的教师与学生从中受益。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的同时,也要在课堂上进行变化创新,根据学生实际的课堂表现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让这种教学成为对学生的学习有更大的积极影响,教师也能从中总结更好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这种教学,使初中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丰富与高效。 参考文献 [1]李锋.初中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现状浅析[J].才智,2014(36) [2]敏建新.浅谈互动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05) [3]刘晓宇.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借助互动方式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4):150+152.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