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
范文 | 严江鸿 摘要: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基本单位,只有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由此可见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精心设置课堂问题、关注学生学习差异四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16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备受重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而更加凸显,同时也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亟需进行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地改革、创新。所以,广大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把握全新的理念、目标和要求,推进课堂教学策略的革新,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一、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行为产生的源泉和动机,只有在课堂一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保证学生有强大的学习动机,进而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和高效进行奠定基础。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灵活巧妙的导入能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做好充足且精心地课前准备工作,对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新课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地研读,以直接确定导入的内容,进而在课堂伊始利用游戏、竞赛、故事、谜语等趣味化的形式来进行导入的展示,引出正式的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中进入到接下来的课程中去。 例如,在教授《做更好的自己》时,笔者创设了导入情境,如,在上课铃打响后,笔者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介绍了蝉联多次100世界冠军博尔特的发展历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博尔特并不陌生,只不过在他们眼中,博尔特是依靠天赋取得的胜利。而通过视频的介绍后,学生们发现,博尔特的训练刻苦程度远超常人,他不仅依靠天赋,更依靠自身的努力,随后,笔者引出本节课程的主题,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品格,了解发掘自身潜能的方法。这样,笔者通过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学生知识理解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实现了广泛地应用和普及,展现出了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和功能。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的观念和意识,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从而合理巧妙地利用起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对知识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处理,再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进行呈现和展示,从而实现生动、形象教学情境的创设,刺激学生的感官体验,以引领学生思维的转换,不断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授《生命可以永恒吗》时,本节课程的内容既深奥又简单,深奥之处是对生命的介绍,简单之处则是说明生命仅有一次的宝贵。上课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了一段非洲草原的景观,在非常草原上,一群狮子正在捕猎,在羚羊群中,一只羚羊媽妈带着羚羊宝宝寻找食物,就在这时,一只狮子扑了上来,将小羚羊的生命结束了,只是一眨眼的功夫,一条生命就此结束,这只小羚羊还没有来得及欣赏草原的夜景或是其他有趣的事。视频结束后,笔者再让学生们思考,生命可以重新来过吗?这时,学生们的从失落的情感中走出,并对问题进行思考,随着课程的推进,学生们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笔者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三、精心设置课堂问题,拓展学生学习深度 问题是课堂教学中的基本元素,包含着基础性的知识,问题在课堂中的设置和提出可以起到推动课堂进程、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的重要作用。所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重视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地位。具体而言,教师要将教材课本进行深层次地阅读,以提炼并把握其中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据此来精心设置启发性、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找准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以实现课堂悬念的创设,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发散思维展开学习和探索,实现深层次的学习,获得理想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授《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了解思维 的独立性上课后,笔者先带领学生们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初步了解本节课程的主题内容。随后,笔者从教材中提炼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如,独立具有哪些含义?对于初中生而言,独立指的是什么?你对思维的独立性怎么理解?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们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待学生们得出自己的答案后,笔者再让学生们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答案。这样,笔者通过精心设置课堂问题,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深度。 四、关注学生学习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只有重视并运用这些差异展开教学才能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要革新过去那种“一刀切”“一锅煮”的教学模式,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水平、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据此来将他们大致分成优、中、差三个不同的层次,并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提出差异化的教学要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等,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分层教学模式下获得适应性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青春飞扬》时,笔者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将学生们分成了A、B、C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笔者会布置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以此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本任务,同时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和重要路径。所以说,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我们必须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与使命,端正教学的态度和思想,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引、以全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为出发点,通过巧妙设置课堂导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精心设置课堂问题、关注学生学习差异等创新策略的运用,来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转型与升级,最终才能够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赫湘杉.浅谈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8,5(20):137-138. [2]马龙门.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260.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