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范文

    邓珍焕

    摘要:教师认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课堂,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良好情感,真正促进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注重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着眼,从现阶段常用的教学方法入手,从为学生提供实践空间的教学手段切入,真正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231

    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将大部分的时间放在讲授知识上,并不注重学生的学,也未为学生提供自主感知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的学习空间以及氛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按图索骥”式的学习思维,阻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此,本文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数学教学,让学生真正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趣味性,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使用生活化教学,构建交流空间,提升知识掌握力

    众所周知,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深入研究数学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将数学知识与学生常见的生活情景进行联系,真正让学生以生活情景为思考的着力点,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例如,在讲授“方向与位置(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运用方位词汇,介绍身边的同学,以及他们的优点,真正让学生更为灵活的理解位置知识,运用位置知识,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真正让学生获得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空间,促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具体教师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点,讲授数学知识。教师运用多媒体,制作学校周边的位置示意图,并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东、南、西、北以及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位置词汇。第二点,创设问题。教师创设如下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你们可以运用掌握的八个方位词汇,介绍身边的学生。第三点,自主交流。教师鼓励学生与前后桌,或是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第四点,展示成果。在大部分学生交流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发表思考结果。小陈说:“在我身边一共有八位学生。位于北方位置的是小梅,她的字写得特别漂亮;位于南方位置的是小兰,他的数学计算能力特别强;位于东方位置的是小朱,他的声音特别好听……”教师运用生活教学方式,让学生运用方位知识,介绍周边的学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二、运用自主探究法,开展互动教学,增强学习成就感

    小学数学教师在掌握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情况下,可以适时地开展自主探究方式的数学教学,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调动多种感官,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真正地分析数学现象。与此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互动,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地引导,真正参与到学生的问题探究过程中,与学生一块享受问题探究之后的喜悦,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感。

    例如,在讲授“长方形和正方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长方形的特点,并运用具体的数据予以证明。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巡场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针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启发性的引导,真正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具有方向性。在大部分学生探究结束后,教师邀请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小罗说:“我通过测量,发现我长方形的数学本的长边长为26厘米;短边长为18厘米。这个长方形作业本的对应的边相等,而且有四个直角。”教师运用自主探究的方式,真正让学生在数学问题探究的过程中,获得问题解决能力的增强,享受数学学习成就感。

    三、巧用实践教学法,调动学生感官,提高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分析和比较教师创设的问题,真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真正解决数学问题,增强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更为形象地掌握面积大小的不同,让学生运用动手实践的方式,比较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与长为4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此同时,教师引导性地提醒学生说:“你们可以运用观察、割补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在学生实践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实践成果。小占积极地举手说:“我将长方形切割成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以及一个长为4厘米,宽为1厘米的长方形。我将这两个图形与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进行对比,发现正方形的面积较大!”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真正地用心观察,动脑思考,探究数学问题,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四、运用合作教学法,激发集体荣誉感,增强教学高效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开展数学教学的授课,并在此過程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促进最终数学问题的解决,增强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例如,在讲授“圆柱体积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从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以及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两个角度,进行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断,并注重从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的角度着力,真正调动学生的数学问题探究积极性,提升学生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从以下几点,开展此部分内容的授课。第一点,划分小组。在小组划分的过程中,教师注重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划分相应的角色。第二点,实施引导。教师走入学生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启发性引导,让学生的思考更具有方向性。第三点,展示成果。通过运用合作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的授课,教师在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同时,真正让学生团结协作,促进最终问题的解决,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

    总而言之,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整体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地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式,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进行精准性地指导,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更为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富娜.关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学周刊.2017(19)

    [2]雷向荣.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之法[J].新课程(小学).2016(11)

    [3]杨丽.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模式初探[J].天津教育.2017(0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