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低年段学生的错字现象与对策研究 |
范文 | 冯艺娟 【摘要】识字写字是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错字现象在小学低年段的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成为语文教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错字现象,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在课堂中落实识字写字目标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注意收集和分析学生的错字现象和原因,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采用预防与纠正相结合的方法,预防为先,纠正在后,做到高效、及时,以减少学生错字现象的出现。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错字现象;策略研究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地指出了识字写字教学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而错字现象普遍存在于小学低年段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中,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的常见现象,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急需解决的课题。因此,作为小学低年段的一线语文教师应当将识字写字教学视为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关注学生出现的错字现象和纠正情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一书将小学到初中阶段的九个年级划分成四个学段,分别是: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本文中有关“低年段”的表述正是根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学段的这种划分,指的是第一学段,也就是小学1-2年级阶段。 唐春红在《小学生错别字的成因探析》一文中曾得出研究结论:从小学生错别字的总体看,低年级通常是错字多于别字,高年级则是别字多于错字。根据此项研究结论,再结合笔者日常教学实践的观察统计所得,本文将在小学低年段中更常见的错字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出现的类型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一些预防和纠正的策略。此外,黄伯荣、廖序东两位先生在《现代汉语》一书中将“错别字”定义为:人们在汉字书写和运用过程中写错的字、写成别的字及写得不规范的字。根据这一定义,本文将“错字”定义为:写错的字,用规范字典查不到的字,不存在汉语体系中的字。 一、小学低年段错字现象的类型分析 在小学低年段学生的书写中,根据错字发生错误的部位不同,错字现象大致可以分为笔画出错、部件出错和结构出错三种错误类型。 (一)笔画出错类型 这类错字是由于学生在书写汉字时因笔画书写错误而造成的,主要有四种错法:第一种是添写笔画,如,“步”字下面部分加一笔写成“少”;第二种漏写笔画,如,“我”字右上角漏写一点;第三种是更改笔画,如,“州”字中所有的点全部朝向左边或者全部朝向右边,又如,“鸟”字中的第一笔撇被改写成点;第四种是笔画组合错误,如,“冒”字上面部分最后一横与旁边的竖和横折是相离的,被误写成相接关系,变成了“日”字,又如“医”字中的部件“矢”被错写成“失”,其中的横和撇本是相接关系,被写成相交的关系,导致了错字的产生。 (二)部件出错类型 这种错误类型常常在别字现象中出现,属于汉字在用法上的错误,而在错字现象中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种是部件错写,这主要是由于偏旁的误用而导致的,如,“神”字的示字旁被写成衣字旁、“歌”字右边的“欠”被错写成反文旁;第二种是部件错位,如,将“邮”字左右两个部件的位置调换,又如,“叔”字中的两个部件左右颠倒。 (三)结构出错类型 结构出错类型的错字主要是由于学生在书写时错写汉字的间架结构造成的,比如,“莲”字由上下结构写成半包围结构、“落”字由上下结构被写成左右结构、“爬”字被写成左右结构等等。 二、小学低年段错字现象的原因分析 在小学低年段的学习中,错字现象常常出现,让老师们非常头疼,而分析错字出现的原因,将有助于我们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减少错字的出现。小学低年段错字的出现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汉字的特点 中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笔画繁多、组合多变、结构复杂,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等大量存在,这无疑给学生尤其是低年段的小学生在汉字音、形、义的辨析、理解、记忆和运用上带来很大的困难,增加了学习的难度。 (二)学生方面 首先,从该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分析。该阶段的学生由于认知模式所限,采用的是形象思维,观察事物只看一个大概的轮廓,不注意细节,缺乏精细分辨的能力。因此,对于字形较为复杂的汉字,学生很容易忽略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分析。其次,错字现象的出现与学习态度有关。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对错字的重视,在书写时只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容易造成笔误;而对于一些字形记忆模糊、不能保证写准确的汉字,随意猜测、书写,懒得查字典确认,至于写对与否全凭运气。第三,错字现象的出现与学习习惯也有关系。有的学生自制力较差,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忽略了老师在讲解生字时所提示的书写要点,在书写汉字时观察不够仔细,粗心大意,而写完后又没有细心检查的习惯,这就导致了错字现象的出现。最后,错字现象的出现还与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有关。对于已经掌握的生字,学生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后遗忘。这时学生如果没有做好定期复习的工作,后期将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生字“回生”现象。 (三)教师方面 从教师的角度来分析,错字现象的出现还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关。有的教师在思想层面上不够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只重视对课文内容的讲解、分析,因而在识字写字教学环节分配的时间比较少,把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安排在课文的讲解和分析环节中。有的教师认识到了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性,也能够在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中安排合理的授课时间,但出现了只重字音而忽视字形和字义的现象,没有将汉字的音、形、义相结合来讲解,这不利于学生的生字学习。还有的教师重识字教学而轻写字指导,在课堂上几乎不安排时间来指导学生进行生字的书写,把写字任务安排在课后进行,这样的教学操作缺乏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指导。(下转第26版)? ? ? ? ? ? ? ? ? ? ? ? ? (上接第25版) 三、减少小学低年段错字现象的策略 针对上述提到的小学低年段错字出现的原因,本文提出了减少错字现象的以下几点建议,分为预防和纠正两个部分,提倡预防与纠正相结合的策略。 (一)预防为先 1.识写并重,增加课堂书写指导时间 在思想认识上,一线教师首先要积极肯定识字写字在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理念中充分重视识字写字教学,并在课堂教学中将此项教学任务落实到位。此外,教师还应当做到识写并重,重视识字教学的同时,加大写字指导的力度,尤其要在课堂中增加指导学生书写的时间,保证落实书写指导环节,帮助学生准确地建立汉字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 2.精心预设,优化识字写字教学效果 根据汉字音、形、义掌握的困难程度、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在进行识字写字教学之前对生字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预设,在课堂教学时给学生恰当地提示和讲解,引起学生对生字的关注,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3.自主识字,课堂渗透多种识字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识记生字并积极与同学交流,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主动性,减少错别字的产生。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的识字写字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學方法,并且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多种识字方法,增强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比如:充分利用熟字,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等具体方式来识字,做到以熟带生、化生为熟,降低了生字学习的难度;由于低年段小学生多为形象思维,在教学象形文字时,还可以通过看图识字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记生字,以形推义,以义辨形。在汉字体系中,形声字大量存在,而形声字有着非常明显构字规律:形旁表意,声旁表音。抓住形声字的基本构字规律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使用将生字进行偏旁归类的识字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 4.持之以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在每次指导书写时,强调“写字前先观察”的习惯,渗透观察生字的方法,可以通过编小口号的方式实现,例如,一看结构,二看笔顺,三看关键笔画(位置、变化、穿插)。在分析字形时,适当给学生提示书写要点。这个环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或者在哪容易出错,可以先由学生发言,教师再进行补充小结。 (2)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包括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规范地书写汉字两个方面。另外,正确的写字姿势又包括坐姿和握笔姿势。在平时进行书写指导时,教师要注意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可以通过编写小口令来提醒学生,如,:用小口令“头正、身直、肩平、足安”来提醒学生检查坐姿,用小口令“握笔姿势三个一,一寸一拳一尺远”来提醒学生检查握笔姿势。 (3)养成耐心检查的习惯。强调“一看、二写、三检查”的写字环节,做到写字前细心观察,写字时规范书写,写字后耐心检查。 (4)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可以通过听写的方式进行检测。 (5)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在书写时,对于一些字形记忆模糊、不确定的汉字,要及时查字典确认,减少错字的出现。 (二)纠正有效 由于种种原因,即使预防策略全部落实到位了,学生在书写汉字时仍然无法避免错字的产生,这时就需要使用纠正策略对错字进行纠正。因此,在减少学生错字方面,提倡采用预防与纠正相结合的策略,预防在前,纠正在后,互相补充。 1.认真批改,准确标注 对于学生的书面作业,教师要做到认真批阅,及时反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不仅要批改学生最近一次写的作业,也要批改学生上一次作业的改错情况,不放过每一个错字。此外,由于低年段学生精细分辨能力不足,教师批改作业时如有发现错字,应该准确标注出是生字的哪一部分出错,不要圈出整个字,也不要在旁边帮其改正,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标注自行去查找正确的写法。 2.正误对比,强化记忆 对于在班级学生中普遍出现的错字,可以采用正误样例对比的方法,通过“火眼金睛”“谁是纠错小能手”等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辨别并指正,强化学生对生字的记忆。 3.联想记忆,趣味巧记 对于一些比较顽固的错字,即使教师反复多次强调,它们还是会反复出现在学生的书写中。这时,可以尝试发挥教师和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通过编编顺口溜、说说小口令、猜猜字谜等识字方法巧记生字,在增强趣味的同时,也可以减少错字的产生。比如,“歌”字右边的部件总被学生错写成反文旁,通过小口令“哥哥欠我一首歌”便能让学生更容易地识记这个生字。 4.重视错字,主动改错 增强学生的纠错意识,让学生重视错字的改正,给学生渗透“写作业前先改正”的意识,即在每次写作业前,先对前一次作业中的错字认真地进行改正,再完成本次的作业,养成主动改错的习惯,做到有质量地改错,及时纠正错误。 5.收集错字,定期复习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平时都可以留心收集错字。学生可以自行准备一本个人错字本,用来收集自己平时在书写中出现的错字。教师也可以准备一本班级错字本,用来收集班级学生在书面中集中出现的易错字,并带领全班学生进行分散多次的复习,比如,在平时的听写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定时复现,定期复习,这样可以很好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结语 众所周知,错字现象是语文教学中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一线语文教师应当留心积累相关的识字写字教学案例,注意错字现象的预防和纠正,及时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探索出更多的识字写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的教学水平和效率,减少学生的错字现象,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准确率。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