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地理学科渗透到高中研学旅行的实践探索 |
范文 | 李宏定 吴振梅 【摘要】如果研学旅行仅仅委托旅行社,而缺少地理学科老师的参与设计,往往变成了旅游或者综合实践。结合某校高一年级研学经历,笔者尝试研学前有效融入地理实践方案,研学中充当讲解员,研学后指导学生展示成果。试图探索基于学情,从内容设计、资源选择到成果的交流展示,让地理教师全程参与,让地理学科有效渗透到高中研学旅行。 【关键词】研学旅行;地理实践力;活动方案;现场讲解;成果展示 研学旅行是学生整体参与的有目的、有规划、有安排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動。研学要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活动,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明确主题,以课程为对象,以亲手做、做中学的方式,一同经历,分成小组进行活动,互相探讨,手写研学旅行日记,形成研学旅行成果汇报。 出于安全等综合因素考量,多数学校开展的研学旅行一般会委托旅游社组织。这样带来的问题是,缺少本校学科老师,特别是地理老师参与设计,研学往往变成了旅游或者综合实践,欠缺深度、针对性,欠缺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如何让地理学科有效渗透到研学旅行中去?笔者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 一、前期有效融入地理活动方案,凸显地理学科特色 在研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笔者打破原有教材章、节、框的约束,结合研学目的地,调整高一地理教学计划,将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的内容提前上,给学生普及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球表面形状的作用等常识。因为研学旅行内容有可能会遇到地质地貌等知识,有必要让学生提前接触这部分知识,更好地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课后研学旅行相结合,学以致用,达到知行合一。委托专业旅行社之后,线路和课程内容已经被旅行社设计好,那只能加一些以地理学科为主题的探究式活动。通过研学走读、体验、记录、收集资料,总结出一些有关当地的地理资料。笔者结合本身参加的河南路线的地理特点,单独设计了《诗意豫行——撰写河南研学游的实践报告》,融入地理知识,增加研学旅行的内涵,以探究知识为主题,布置具体任务,探究之后还要整理资料,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这份活动方案,成为这条线路学生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指南。 为了避免“只游不研”或者“只研不游”的情况出现,在师生第一次见面会上,6~8个学生组成4个小组,分别是黄帝故里组、开封博物馆组、中岳嵩山组、龙门石窟组,并推选出责任心强的组长,分配各成员的职责。学生通过以黄帝陵、博物馆、嵩山、石窟等为研究对象展开探究式研学旅行。探究成果可以有旅行活动设计报告,设计旅游路线,文物古迹的说明书,绘制景点平面图绘制,撰写研学游文章,绘制一份手抄报,提出文化资源的保护措施,在自己所拍的照片中选择10幅进行专业解读等。比如,在龙门石窟,学生拍下石佛惨遭溶蚀的照片,然后进行地理解读。除了兵荒马乱年代被人为破坏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地发生了溶蚀作用。溶蚀发生的地理条件有哪些?学生顺着这个思路,结合所学的知识,去分析溶蚀发生的条件。当地有石灰岩,且岩石破碎有裂隙,水源(降水、流水)充足,水体更新快(水循环活跃)和气温较高等条件,反应方程式是CaCO3+H2O+CO2=Ca(HCO3)2。这样的研学游记不会流于形式,能将教材中《地壳的运动和变化》的喀斯特地貌的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探究相结合。 这份实践报告的目标有:1.认知目标:研学旅行以旅行为基础,以学为最终目的,在这一过程里,希望同学们多观察周遭社会,用心记录导游的解说,深入思考,行有所感,旅有所得。帮助学生了解地理地貌和我国的大好河山。 2.情感目标:体验研学旅行,激起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意识。 3.行动目标:培养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能够综合的运用地理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较强的学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培养地理核心素养。 研究过程是以小组为单位,以活动地点的地理现象为探究目标,随笔记载,接着整理资料,撰写研究汇报,制作PPT,将研究的结果在班级内分享。希望研学旅行是深度游,而不是简简单单地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是师生共同追求成长的旅行。 二、研学中地理老师的专业讲解,是学科参与的重要途径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如果导游和学生没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学生是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的。因而,同队的地理老师或者学过这方面知识的学生能够帮助其他学生解释这些问题。地理是一门兼具自然和人文属性的学科,它融入到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处处均有地理知识。例如,在洛阳龙门石窟,我们遇到一块牡丹石,大家都很好奇,围绕着它,等地陪导游讲解,可惜,就没有听到有关它的地质过程形成的知识。这时笔者及时补充:“在很久以前的地壳运动中,牡丹石是由晶体状的中基性火山熔石随其他岩浆流淌搀和而成的,属于花岗岩。几个长斑晶汇聚,星球状体,其截面像牡丹花形状”。话音刚落,学生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学生代表在结业仪式上发言中提到:“再次感谢学校能给我们这个走出课堂的机会,感谢时刻不忘给同学们讲授地理知识的老师。”也有学生在《研学日志》中提到,“张家彩窑与龙门石窟感受到了中国手工艺精美与技艺高深,中间穿插了许多褶皱山、石灰岩的知识,见识了生物风化作用的实例……” 桂林线研学旅行结业仪式上,学生代表这么说的:“我们地理老师是天文社的指导老师,他带着我们上了一节天文课。在灯光污染很少的龙脊梯田,我们站在室外平台上使用stellarium星图软件,找到十分闪烁连成一线的三颗星,这就是猎人的腰带,这就是猎户星座。沿着猎人的四肢向上,我们找到了一个V字形牛角的金牛星座,还找到了一个W形的仙后星座。点点星斑组成磅礴星图,在龙脊梯田,星座魅力一览无余。人生第一次能够在这样一个光亮澄澈的地方做观测,举头仰视就是璀璨星空,这是一种在教室上无法带来的震撼,比起枯燥无味的高深理论,能够走进实际,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这便是此次研学旅行的特有收获。”在真实情境下,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地理现象,既能增长学生常识,又能论证所学的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认可度,推动学生钻研能力和精神的发展。 三、指导学生做好交流展示是地理实践力的升华 为了使研学结果得到物尽其用,在研学完成后,笔者尽快安排学生对习得的知识和得到的体验举行分享与交流,引导学生用地理视角、观念、方法解说生活中地理现象,将研学成果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让同学们体会到地理科目的生活化和适用性。笔者在所担任班主任角色的班级,开了一节《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地理研学旅行成果展示》课。 例如,桂林线的学生代表分享芦笛岩内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就结合了必修1《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的知识。 展示的过程不仅呈现出地理知识与旅行实践的深度融合,也使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升华。有学生结合地图制作的要求,在动车上把滕王阁给描绘出来,展现了高超的绘图能力和地理操作能力。除了包括地理知识外,还浸透着学生的审美、家国情怀及敬畏自然等感情。在展示的过程中,我们也惊讶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主动研究的习惯和探索的状态。这是以地理学科渗透的研学旅行所带来的成效。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在真实的、复杂的、丰富的情境中通过参观体验、科学探究而养成的,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四、困惑与思考 (一)主要问题和困惑 1.高一每周地理课只有两节,若秋季开展研学旅行,学生所学的自然地理知识是不够的,更不能解释更多的地理现象了。上汇报课之前,老师须要对发言的学生代表进行知识补充。研学过程,收集到的信息大多数碎片化的,难以构成知识串,形成思维链。 2.如果这条线路没有地理老师怎么办?在江西线研学日志上,有这么一道题“简述庐山地形地势特征,并阐述其形成过程和原因。”结果学生写了“Baidu”一词。 3.研学过程我们还遇到不少问题,例如学生分工不明确,不会观察现象、不能发现问题,不主动做笔录,学科知识不够,甚至不会使用常规工具,比如,温度计、pH试纸、指南针等。 (二)思考与建议 1.开展研学旅行之前,应该给带队的地理老师和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目的地所需要的地理知识,并做好培训,带齐资料和教学工具。 2.带队地理老师从校情、学情出发与旅行社一起编排课程,将地理学科渗透进研学课程当中,确定部分主题、培训学生、精选资源、制作研学日志等等。 3.如何让成果展示课上得更好?减少展示的次数和人员,多設计一些互动环节,增设优秀成果如何展示的环节,教会学生展示的技巧以及挖掘地理知识的能力。 4.设计野外考察活动评价表和成果展示课的评分表,全面检测学生地理素养。 5.“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若是要展开研学旅行活动,地理老师就要亲身实践,切身体会,敢于摸索。同时,努力提升学科素养的教师才能更好地设计研学旅行课程,才能做到立意高远、目的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保障课程实施,防止“只游不学”“只学没研”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陈海彬.研学旅行课程设计问题和对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12(68). [2]杨新宇.地理视角下的研学旅行[DB/OL].https://www.jianshu.com/p/ccf74734cd8c.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