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语用”视角下的习作评价
范文

    陈慧红

    

    

    

    【摘要】习作评价以语言运用为目的,激发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兴趣,提升语言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同时,评价学生学习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对学生未来语文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用视角;习作评价

    叶圣陶在1963年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了解文字和运用文字的能力,即关注语文知识的实际获得。”华南师范大学语言教授徐默凡也说:“教师在语识中,学生在语感中。”强调在习作教学中关注语文技能的“实际运用”,关注学习基本路径的传递。因此,要改变传统观念,联系实际进行拓展与创新。因为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掌握的新知识是否能有效运用,还与它使用的主体,即学生群体所使用的评价方式有密切关系。

    一、基于语言获得

    二、立足活动体验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披文入情”指的就是体验。本活动主题是了解一种中华传统节日,并以此为内容,写一篇习作。活动时间为2周。活动任务是把学生自己家人过某个节日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写出来,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自主拓展学习

    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任务和要求,是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有关习俗。如,重阳节,时间是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该日有登高的习俗,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感恩等活动。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就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人认为重阳节插戴一种香草“茱萸”,可以避灾克邪。搜集资料的途径可以是询问长辈,听他们讲述传统节日的习俗,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介绍传统节日的图书,可以查找介绍传统节日的影像资料,还可以在网上查阅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等等。教师提供活动的自我评价表,让学生能根据评价表的细则在第一、二阶段学习中经常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家长据此表引导、督促孩子收集、阅读、整理相关资料,满分5颗星。

    (二)第二阶段:小组中期交流

    各小组商量确定成果展示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筹备展示活动,并利用上表进行评价。

    (三)第三阶段:学习成果展示

    1.个人在小组内朗读自己习作的初稿,根据小组内的评价进行修改。

    2.各小组推选一名成员代表,或合作参加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评出最佳的小组:

    3.课堂完成一篇以一种传统节日为题的习作。

    三、评价引领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教学目标指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寫,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习作评价以语言运用为目的,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习作活动的兴趣,提升语言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同时,评价学生学习方式变得丰富多彩,对学生未来语文知识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

    1.学生完成习作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评价引领,学生对习作的兴趣逐渐增强,改变了学生被动式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完成习作自信心,从而提高习作的质量。

    2.学生的阅读量显著增加。学生为了习作而阅读,查找资料,进行小组分享,及时进行总结和交流,有效地促进阅读量。

    3.学生的习作综合素养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形成勇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善于解决问题的习惯,掌握习作学习的方法,在实践中运用语言。

    4.评价的方式丰富多彩。首先,学生自评,再到生生之间互评,学习过程更加投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有针对性,对小组活动中,乐于帮助别人,乐于与他人合作,能关注别人的行为,积极思考,认真完成课堂习作等方面,进行正面评价。家长也对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能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构筑家校之间沟通的桥梁。

    四、结语

    习作教学引领学生真心、真实、自主地进行语言的实践,习作评价促使他们真实、朴实、扎实地感悟,在体会语言文字蕴含的情、理、趣的基础上,吸吮丰厚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此过程中,培育阳光语文的学习个性,培养良好的习惯,发展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最终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元华.语用学视野下的语文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5).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3]温儒敏,巢宗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