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以角色扮演的教学法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感
范文

    吴小丹

    【摘要】作为祖国的未来,小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重任。然而,在成为栋梁之才的路上,如何培养出他们的爱国情感呢?角色扮演法无疑是个很好的选择。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它的理论依据主要是由美国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和乔治·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这里拓展延伸过来的,其可操性强、用途广、影响深刻。通过如戏剧情境般的角色扮演,让学生个体切实去真正地认识社会生活、了解祖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学生个体在进入情境之中体验革命先辈的爱恨情仇,感受屈辱史,经历救国的漫漫路程,这一些由角色扮演的教育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厚生命的意义,让“爱国”不再成为简单的口头语,而是化为掷地有声的实际行动。

    【关键词】角色扮演;爱国主义;教育;品德与社会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这个课程是根据小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和认识了解社会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的教学活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作为祖国的未来,小学生们肩负着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重任。然而,在成为栋梁之才的路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呢?角色扮演教学法无疑是老师们很好的选择。

    一、什么是角色扮演教学法

    美国社会学家范尼·谢夫特和乔治·谢夫特的《关于社会价值的角色扮演》给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的提供了理论依据。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为教学的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造出的特定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情境去体会和感受教学内容,在经历教学中的人物命运中使得学生个体的情感得到升华的一种教学方式。简单地说,角色扮演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中人物的要求扮演相应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加强对教材内容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法,其可操性强、用途广、影响深刻。最重要的是,它符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需要。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性,提倡课程接近儿童的生活体验,关注对儿童的情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培养。爱国情感,是抽象化的东西,如果单纯只是由教师讲授式教学,那么学生的感知能力就会比较差,纸上谈兵不可取,空中楼阁太虚幻。在教学过程中,角色扮演教学法就是为了采取一系列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进去,使学生切实地了解和明白“何为爱国?为何爱国?如何爱国?”在实践中得真知,在体验中感受爱国主义情感,从来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如何进行角色扮演

    笔者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简单介绍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法大致流程是:明确教学任务——确定角色——分配任务——集材料做好准备——布置场景——现场表演——多元评价——小结得失。

    (一)明确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设计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教参,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有目的地为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提供便利,从而为接下来的学生角色扮演奠定情境基础。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第一课首先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肆意侵犯中华的血腥事实,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凌辱,致使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国宝被掠,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一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生活在当时民不聊生的环境的苦闷、愤怒、感慨,激发学生的悲悯之心和奋发图强的斗志。第二课是反映了面对外国列强的野蛮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这一课,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了解革命先辈的抛头颅、洒热血的澎湃激情。第三课是讲中国人民奋发崛起,选择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这一课,主要挑选五四爱国运动作为角色扮演的素材,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发生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以及它所产生的影响,举行“五四运动”让同学们感受当时的气氛,带动他们体会爱国青年们的满腔热血与豪情壮志。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的实际,优化教学设计,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确定角色,准备材料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角色扮演的活动中来。选定活动的统筹者,选择策划者,邀请参与者,安排协助者,整个角色扮演活动在有组织、有纪律、有目标、有秩序中进行。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分工合作,各司其职。首先,角色演员可以有清朝政府统治者、文武官员、史官、百姓、帝国主义侵略者(英、法)等,可以备用一些候选演员,以防意外情况。其次,搜集第一课《不能忘记的屈辱》“屈辱”史实,例如,《火烧圆明园》就是我们熟悉的素材。需要准备昔日金碧辉煌的圆明园的图像,以媒体播放的形式呈现,需要分配角色以及准备角色的台词,简单的装饰品,不同场景间需要切换的音乐或者图片等。所有的材料都准备好后,教师协助学生进行排练,相机指导,让学生充分准备,增强他们表演的自信心。

    (三)布置场景,现场表演

    现场的场景大部分可以用PPT大屏幕呈现,如今昔对比的圆明园背景、令人痛心疾首的大火焚烧场景等。表演的主线是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天朝王国正当享受众民朝拜时被一阵阵巨炮轰炸声惊醒,列强肆意侵犯,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草菅人命,惨绝人寰,然后到爱国人士的奋发崛起,浴血搏杀,斗智斗勇,最后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宣告抗战的胜利消息。表演的主线要鲜明,学生尽情投入,配合默契,从而达到渲染浓浓的爱国氛围。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无论是得到了快乐的体验还是悲伤的感悟,这都是他们参与到社会生活的一份宝贵实践经历,没有人能够以语言来替代他们的體会。社会生活本来就是该让学生个体独自去体验的,这个角色扮演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在体验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多元评价,小结得失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本身具有教育性,是人与人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首先,学生自身评价。学生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对自身的评价会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同时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这也会对角色扮演的效果有所影响。当学生倾向享受自身的表现时,会比较投入到角色扮演中去,同时也会忽视掉自己的不足。这次,就需要他人的评价——同学之间的评价。有的同学参与角色扮演,有的没有参与,参与的同学对这一活动的评价会更具说服力,而没有参与的同学他们的评价比较公正客观,其可参考和借鉴的建设性意义更高。第三,家長的评价。如若有机会,可以邀请学生的家长参与到角色扮演的活动中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最熟悉自己孩子的变化,在角色扮演前后,他们对祖国的情感变化是有迹可循的,而家长也是可以比较直观地感受得出。所以,家长参与评价,会让角色扮演活动的评价体系更加完整、客观、全面。最后,教师的评价。教师是整个活动的主导者,从设计角色扮演教学的原因、目的到角色扮演的过程到最后角色扮演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在进行角色扮演之前,学生的爱国情感是怎样的?采取角色扮演的教学法后,学生的情感态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只是单纯地教授课本知识了,而是与学生共同钻研教材,懂得从生活选择知识走进书本,又懂得书本走出来体验生活,这是灵动性的,不是固步自封的死板教学。这一多元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教学的创新,也有助于学生的进步。在交流中认真自我,在评价中总结得失,在总结中获得一点一滴的进步。

    三、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

    富兰克林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我就会记住;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富兰克林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角色扮演的教学效果十分显著的。以往的教师一言堂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因为教师单方面的输出知识,学生听过就忘,并且这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应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任,要把学习的主体性交回给学生。学生自己去学习的知识会掌握得比较牢固,而且学习的态度和热情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这比别人挥着鞭子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本次的教学采用角色扮演,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几个道理:一是落后就要挨打,二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是爱我中华、复兴中华。这几个目的都达到了,比预想中还要成功。实践证明,角色扮演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角色扮演选材准确,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与感受爱国情怀,不断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此外,角色扮演的多元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清楚何为爱国,让他们切实地参与到实实在在的爱国行动中来,在这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德育过程的知行统一。由此可见,角色扮演的教学其效果是显著的。在合适的教学题材下,值得倡导的一种教学模式。

    四、结语

    角色扮演的直接作用就是让学生感同身受,第二单元主要是讲我国的屈辱史,正当的引导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愤懑之情,进而培养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但是,运用角色扮演教学法的前提是课文内容活泼、主题鲜明,学生容易操作,还有就是在教学上有所需要,并不是当成休闲娱乐,消遣时光。在六年级第二单元的教学板块,用平常的讲授法,很难切实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00后甚至不懂爱国是何物?只有让学生参与到爱国活动中,让他们真实地感受祖国的兴衰成败,在感同身受中才能奋发图强。体验,这比单纯的“听”或者“看”要直接、清楚、明白得多。然而,如果在引导的过程中,角色扮演的尺度如果把握不正确,不是适度的,有可能适得其反,部分学生可能沉湎忧郁的情绪中不可自拔,某些学生也有可能因为控制不住满腔热情,而会导致场面失控,甚至有些学生的表演不当,还会因此被其他学生误会,那么这就会违背了角色扮演的初衷,与教学目的背道而驰,这显然就不好了。同时要注意,角色扮演教学法要求教师要创设合理的情境,帮助学生正确定位自身角色,优化教学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要互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佟和平.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才智,2016,23(9):78.

    [3]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

    [4]杨鸿雁.信息化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提升策略的应用说明[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06).

    [5]严佩芳.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10(2):79-80.

    [6]郭先欣.如何提高小學品德与社会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5(22).

    [7]郭明志.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现状与发展[J].学周刊,2016(25).

    [8]王晓东.德育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38(8):71-7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9: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