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向40分钟课堂要效率
范文

    陈巧红

    摘 ? ?要:课堂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的教学场地(或者说是一个教学过程)。有人说一节课40分钟,一下子就过了,只有教师自己知道,每一节课都必须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准备,每一节课都是独立的、自成一体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40分钟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前准备;创设情境;体贴学生;体味乐趣;注重效果

    一、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要上好一节课,关键是课前能否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之前,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核心,分析教学内容,把握重点、难点,知道在教学之时什么地方该详细讲解,哪些地方可以简略带过,让学生自由思考的问题有哪些,什么情况下又该让学生自由讨论,自行解决问题。士兵不打无准备的仗,教师不上无准备的课,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教学用具,使用简而易懂的教学语言,让教学的知识更加形象生动、简单明了、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接受和容纳。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的天真乃是天性,好奇更是每个孩子的特点。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能够使学生更加自由地融入教學,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一节生动有趣的课远比一个呆板无味的课堂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去感受学习的乐趣,去体验学习的趣味,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将探索的热情融入学习中。教师生动的语言、动作,表情和蔼的教学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都能够为学生创造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课时,提出了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汽车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呢?这样的问题,瞬间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同学们纷纷发言,进行小组讨论,个个都畅所欲言。又如,我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也提出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2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多少个?3个苹果平均分给6个同学,每人分多少个?第一个问题,学生轻而易举就能得出结论;第二个问题很多学生皱起了眉头,他们都知道每人能够分到半个,但是半个要怎样用数字去表达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整堂课他们都非常认真,非常投入。

    三、体贴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课堂是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如果只把课堂教学当作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场所,就会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同时,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教学生之所愿,让课堂变得有活力,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会教得自如。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和重视,想要表现自己,但是他们也会害羞,也怕回答不出问题。教师应该用激励性的语言去鼓舞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说“你真棒”;回答不出时,鼓励他“再想想,你能行的”;遇到不愿回答的,不妨说“试试,不要紧,哪怕说错了也没关系”“你看,我就知道你能行的”……教师体贴的语言往往胜于义正词严的教育。用聊天式的语言进行教学,会让学生觉得教师平易近人,更有亲和力,会主动参与学习,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

    四、融入生活,体味学习乐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其实就是生活之中的实际应用,所以,应该让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现实生活中,让学生认识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比如,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汇率、购买东西的价钱总和、家具材料的购买、面积计算、体积、容积,等等。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在教学数学知识的同时,要结合生活的实际。比如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的例题之后,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放学后,父母来接孩子,但孩子已从学校出发往回家方向走,父母从家里出发来学校。两地的距离已知,双方步行速度已知,他们会在什么时候相遇呢?这样的问题具体化、实用化的,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要结合所教知识,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自己编应用题,自己去探究解决。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元、角、分”时,可以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并提出问题:在限定的总额内最多可以购买几种物品?又如,在教学“分类统计”时,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课时等。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对数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达到以数学思维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

    五、注重学习,关注课堂效率

    学习必须是针对学生普遍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进行的,它应该是有效的、有意义的,有意义的学习才是有用的。如果在上课之时,比如复习课,教师出题让学生完成,然后一道一道地讲完就下课了,那么看似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是否人人参与了呢?是否能完全消化呢?或者这些题目对一些优等生是否有坡度,做这些题目是否有效?如果难度不大,对于优等生来说无疑是浪费时间;难度太大,对于学困生或者中层生来说,他们学起来,只有苦恼,大大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有效果吗?我觉得这样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教学计划,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只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再单纯地做知识的复述者,而是要做一个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善于倾听,用欣赏的目光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伙伴。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我们的带领下更加愉快地学好数学,让他们体会学习的乐趣。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不是封闭的集中训练营,而是一面“高智慧学习”的镜子,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共同探究,思维得以开发,灵感得以激发。

    参考文献:

    [1]赵红霞.积极学习的课堂环境特征研究——以小学数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王学军.教人求真——让猜想走进课堂[J].生活教育,2008(2).

    [3]李勇康.利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魅力课堂[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3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