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朗读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范文

    邓锋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朗读活动。在诵读中展开想象并表达自己想到的事物,能提升语言建构能力;在推敲词句中体会情感能发展思维能力;展开鉴赏活动能提高审美和创造能力;在对比类文中提升文化理解能力。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关键词】朗读能力;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和作品的情感态度,学会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诵读,表达阅读感悟。由此可见,展开朗读活动不仅要提升学生“读”的能力,还能促使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积累语言,有助于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朗读变得更有实效性。

    一、展示画面,放飞想象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精彩的作品,在引导学生诵读时要利用视听设备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进入到作品的氛围中,促使其丰富想象,在头脑中感受到美的画面。在这个基础上,还要鼓励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了什么画面,说说自己如何处理音调的起伏。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诵读和审美能力,其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学习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时,笔者鼓励学生展开配乐朗诵,并展示了白鹭的相关照片,让学生看到了其绰约的风姿。此后,鼓励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的内容,思考一下各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怎样的画面。在学生诵读后,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画面,注意不要简单重复课文中的词句,而要用自己的话语表达,说出审美体悟。如,有学生在描写白鹭的外貌时,尝试表达:“白鹭的外貌是流线型的,有着长长的嘴巴和脚,它们的长度刚刚好。白鹭的颜色也很漂亮,白的白、黑的黑,让人觉得完美地配合在了一起。”鼓励学生再次诵读,看看文章如何表达同样的内容。

    要提升学生更好地展开语言建构和应用,就要促使学生主动积累、梳理和整合,提升语感,而诵读是一种积累语感的好方法,学生在诵读中能更好地进入预定情境中,将口头语言和文字结合在一起,提升表达能力。

    二、推敲字词,激发情感

    叶圣陶认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要达到这种效果,就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诵读时不可“有口无心”,而要试着推敲作品中的文字,思考这些看似寻常的文字中是否蕴藏了作者的深情厚谊,然后思考如何调整声音、声调,进而展现出这种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学会如何借助诵读理解文字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语文核心素养也随着发展。

    学习五年级上册第4课《梅花魂》时,笔者引导学生找出作品中展现梅花的词句,进行深入诵读,并围绕:“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一句的词句展开分析,说说在这些词句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怀。首先,鼓励学生说说作者为何连续使用几个“愈”字,在诵读的时候要运用怎样的语气。学生认为:“要一次比一次读得重,这样能体现出梅花的气节,展现出梅花的象征意义。”鼓励学生思考:“在诵读的时候,你是否体会到了作者对梅花的情感呢?”学生认为:“作者用‘精神、秀气等词语赞美梅花,我感受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所以在诵读的时候要发自内心地体现出爱。”

    在诵读中推敲文字,能促使学生提升思维能力,他们能借助诵读时获得的直观体验,比较、归纳各种语言现象,进而体会作品的情感,最终让自己的思维更具有灵活性、批判性。

    三、开展竞赛,学会鉴赏

    在小学课本中不少作品诵读起来都给人朗朗上口、回味无穷的感觉。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朗读比赛,促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诵读后说说自己对声音的处理方法,闭上眼睛回忆文字和画面,这样能让学生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也有所提升。

    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六年级上册第22课《月光曲》时,鼓励他们展开诵读比赛,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配乐,并将诵读片段上传到网络上,大家评选出优秀的片段。每一个学生在诵读的时候都要说说自己的处理方法,评选的学生也要写下评选的理由。如,有学生在诵读中提到:“在读到展现月光的场景时,我先读得慢一点,展现出唯美的意境。在读到‘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的时候,加快了语气,同时也让声音变得更有力量,这样就能展现出力与美的结合。让读者能从月光曲中品味到一种精神的力量。”在诵读比赛中,学生的鉴赏能力得到了发展。

    审美鉴赏和创造方面的核心素养包括欣赏、鉴别文字作品,体会并感受作品中的形象美和情感美。在诵读比赛中,学生你追我赶,各展其能,能在竞争的环境中促使其审美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四、适度延伸,比较类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要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以在组织学生展开诵读活动时也要适度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上网寻找其他同类型的文章,展开诵读,并进行比较分析,看看它们的异同点是什么。在对比中,学生的文化视野得到拓展,发展了文化传承和理解方面的核心素养。

    笔者鼓励学生诵读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的《马诗》《石灰吟》《竹石》,并上网寻找其他咏物类的诗歌作品,如,《墨梅》等,展开类文比较,尝试体会咏物类诗歌的特点。学生认为:“不少咏物类的作品都展现了作者的情怀,体现了他们的人生理想。”引导学生思考在诵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发现若能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经历,则会提高诵读的效果。鼓励学生在诵读时将自己想象成作者,如,诵读《石灰吟》时想象作者在遇到困苦打擊的时候会如何坚定信念,这样在诵读时就会融入真挚的情感,用坚定的语气表现作者追求清白人生的心理。

    在类文比较中要特别引导学生寻找一些能展现传统文化的内容,如古诗词等,这样能让他们增强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在教学中要落实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将语言理解和积累、审美感悟和创造、文字分析和思考、人文精神的感悟融合在一起,促使学生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邹克波.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践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8(12):60-62.

    [2]刘西林.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方法[J].小学时代,2020(5):67-6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13:5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