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初级中学学校德育管理的创新与优化 |
范文 | 欧亚 【摘要】近年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地体现出来,初中生正处于思想的形成阶段,优良的道德品质教育对初中学生来说意义非凡。由于我国的青少年犯罪率逐年提升,所以创新与优化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学校需要砥砺践行该项政策,为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与道德品质。基于此,本文对初中学校德育管理的创新与优化作了研究。 【关键词】初中德育;创新;管理 一个学生能够受到的教育主要来自于学校、家庭与社会,其中学校教育所占的比重较大。初中学生正处于一种对世界的猎奇状态,三观的形成极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学校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对学生养成优良的思想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概念,实行创新优化的德育管理能够促进学生的素养形成,真正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学校德育管理的创新与优化的必要性 我国的传统教育一直被视为“填鸭式教育”和“应试教育”,这都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过分注重于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传统的教育方法过分地注重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课外的拓展学习,在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每天对着一些枯燥无味的文字未免会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只将书面上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殊不知道德教育的渗透远远比这些枯燥的知识来得强大。相比较以前的孩子与现在的孩子更加有自主思考能力,不再一味地听从老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都是来自于互联网。但是如今的互联网鱼龙混杂,思想还未完全形成的初中生容易随波逐流,盲目地相信舆论从而获取错误的思想,做出错误的举动。如今,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问题,所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必须放弃,因此就体现出了德育管理的创新与优化的必要性。 二、学校德育管理中的问题 第一,重视知识传授,轻德育教育。由于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大多数老师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一些老师还是认为学习课本知识是重中之重,德育课的设立完全就是浪费学习时间,虽然学校设置有德育课,但往往也会被一些“主课”所代替。另一方面,德育的传授需要老师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但是很少的老师能够做到去关注每一位学生。 第二,德育过于理论,没有实践性。一些老师虽然给学生传授了德育知识,但是也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已,学生并不能真切地体会到,从而不能够达到德育教育的渗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只进行说教的方式,说教式的教育往往会使结果与初衷完全相反,引起学生对德育学习的厌烦心理。教师没有结合实例或者图文对学生进行讲解,会导致学生对德育知识只是片面的理解,不能够结合事实进行自我理解。 三、学校德育管理的创新策略 第一,德育教育与生活相连,提升学习质量。德育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从而使他们在社会上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德育教育需要根据实际,所以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连接日常生活,让学生有更加真实的感受。教师应该将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带入课堂,让学生先形成自己的见解再和同学进行讨论分析,最后由老师引导讲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根据真实案例形成自己的认识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而达到提升品德素养的目的。在校园中可以设置一些告示牌,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举动,比如草丛处插上“爱护小草,脚下留情”的牌子,在垃圾箱旁边树立“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牌子。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告示牌对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规范作用,能够指引学生做出正确的行为。在教室里张贴名人的标语,能够对学生进行激励作用,让学生耳濡目染,学习正确的道德品质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中。 第二,德育教育结合表演,提升学习兴趣。初中的学生正处于精神旺盛的年龄,都比较活泼好动,老师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有趣的表演,从而更好地学习德育知识。老师可以自己编辑场景剧,在德育课上邀请一些同学扮演其中的角色,另一些学生作为群众观看这场表演,通过观看表演,使同学们充分地体验角色的思想变化从而自己分析这件事情的是非。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萌发学习意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也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学习效果更显著。 第三,德育教育结合互联网,提升学习效果。网络的普及对于初中学生的教育造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些家长甚至视网络为洪水猛兽,完全杜绝孩子上网,这样的行为往往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与其完全杜绝,不如正确利用,如今的孩子都很依赖于网络并善于从网络上获取知识,老师们应该根据这个特点将德育教育与互联网相结合,这样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网络上的音像图片生动有趣,深深地吸引着初中的学生,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也可以将知识内容制作成视频或者音乐,以此来教授学生。老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在德育课上放映给学生观看,或者是给学生分享一些科普网站的链接,让学生课下自行查阅学习。 第四,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树立整体观念。现在只依靠学校的力量很难去培养学生的优良素养与形成正确的三观,家庭教育也十分重要。家长在生活中也应该以身作则,孩子的行为习惯大多都是从家长身上习得,所以良好的家庭环境也能影响孩子的三观。家校应该联合管理教育,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德育教育得到落实,为学生指出正确的思想发展道路。家长应该认真地对待老师在课堂上教育给学生的德育知识,在遇到一些与老师讲授的德育知识相似的事情时,应该与孩子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教育孩子。老师邀请家长去学校参加家长会,一起讨论关于教育孩子的想法和心得,家长也可以就老师的教育方式提出建议,加强家校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 综上所述,由于传统教育的落后诞生了名为管育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管育教育与传统教育中,传统教育只专注学生的学习教育,而管育教育在专注学生的学习教育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道德。一个人可以没有高的学历,但是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德育管理的教育模式管育教育值得全面推广普及,这样才能够提升我国未来一代人的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陈斌,邱东海. 初中学校德育管理的探索创新[J]. 全文版:教育科学, 2015(001):141. [2]白洪林. 初中学校德育管理的探索创新[J]. 新课程学习, 2014(5):15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