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一案到底 ”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范文

    曾晓珍

    

    “一案到底”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中的一种,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课程要求,围绕一个主题运用一个典型案例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方法。一个案例贯穿整节课,逻辑清晰、环环相扣,条分缕析,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效果甚好。具体操作为:寻找主题材料,以一则典型案例作为主线设计问题情境,学生在情境中讨论、分析、体验、感悟,自主构建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选取和编制案例是前提和基础,过程组织是关键,其中以例激趣、以例明理、以例启思、以例导行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素养培养的有效策略。基于此,本文对“一案到底”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实施作了探讨。

    一、选取案例——找到知识与案例的契合点是前提

    对“教什么”了然于胸,才能根据内容去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我们在进行“一案到底”教学法运用之前,首先是对上课的内容重进行梳理知识结构,当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紧密,则采用“一案到底”教学法。本文选取了《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进行分析,把“青春的情绪”和“情绪的管理”的内容整合进行梳理,得出第一课时知识结构如下。

    《揭开情绪的面纱》第一课时知识结构

    由上图可知,主体知识有三:一是情绪的分类;二是影响情绪的因素;三是如何调节情绪。知识内在结构清晰,即“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紧密逻辑关系,符合案例教学法的内在本质要求。当这三个问题都得到解决,那么学生就会成为调控情绪的主人。了解了这一课的主要知识和内在结构后,我们就进入案例的选取。案例必须能让学生体验到情绪并分析产生情绪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情绪问题的办法,可以选取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件,如考试、比赛等。基于此,本课选择体操世锦赛在决赛中遭遇挫折的案例。

    二、问题设计——找到沟通教学目标与案例的纽带是基础

    问题的设计是沟通案例与教学目标的纽带。通过对于案例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提问,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升华,从而外化为行为。体操世锦赛视频,主要讲述了中国男团在决赛的过程中开场遭遇了挫折,队员在赛后接受记者的采访提到了出现较大失误的原因。观看视频前提示学生以下几个问题:(1)比赛在哪里举行的?(2)比赛的环境如何?(3)被采访的运动员说了什么?观看视频后让学生思考:(1)能代表中国队出战的体操运动员水平都相当高,有些上一届还拿过冠军,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男团队员纷纷出现失误?学生回答“由于紧张、压力大”等原因后,教师再追问:哪些因素会让高水平的运动员出现紧张、压力大等情绪?目的是引導学生归纳情绪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

    学生分析完影响情绪的因素后,教师继续推进“比赛”的进程,队员的两次失误导致中国队暂时落后,对于下一个上场的运动员(邹敬园)来说将面临两种选择:选择一是按原来难度系数6.6,选择二是提高难度系数至7.0。学生思考:(1)如果你是邹敬园,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学生角色代入邹敬园作出选择并分析原因。(2)邹敬园的心情会怎么样?学生角色代入邹敬园说说心中的感受。(3)我们帮邹敬园想些办法来稳定、调节情绪。教师引导学生把讨论出的方法归类,小结出情绪的调节方法。

    三、过程组织——用好“四大策略”是教学落实的关键

    第一,呈现案例——以例激趣。呈现案例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其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文字材料方式呈现、可以口头描述、可以通过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可以学生表演呈现等等。在本次研究课中,我们变“一案到底”为“一案为主到底”,虽以世锦赛比赛情境案例来设计问题,但世锦赛还是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上课直接用文字呈现或教师讲述、视频导入比赛效果都不好,因此增加同样是比赛性质的“动物蹲”团队比赛的游戏导入体验,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开心、紧张、失落等心情,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分析案例——以例明理。分析案例的核心是以例析理、明理、用理。即帮助学生根据生活逻辑解读案例,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以生活现象作为认识的起点,通过抽象思维挖掘背后隐藏的本质、规律。一般通过“引、议、评”等环节来达到析理、明理、用理的目的。在“揭开情绪的面纱”这一主题教学中,根据体操世锦赛的比赛进程及遭遇的挫折,根据搜集到的视频、文字、图片资料来设计阶梯式的、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思考:人在比赛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什么情绪?哪些因素影响了体操运动员的情绪?在团队赛中当前面比赛的选手失误后,会给后面的选手造成怎样的心理压力?如何去调节这种压力在比赛中扭转局势?让学生角色代入思考,感受比赛的紧张,思考影响情绪的因素及如何在赛场上调节情绪,出色发挥水平。同时,在调节情绪的方法这一关键点上进行点拨,把学生思考的办法进行合并归类,提升思维水平,让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境遇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方法,达到运用原理的目标。经过层层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析理、明理、用理。

    第三,总结案例——以例启思。“一案到底”教学不仅是逻辑推理能力、归纳分析能力、抽象能力等思维训练的培养过程,更是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滋养和内生。“一案到底”教学就是要通过案例让学生学会思考,内化升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政治认同和独立人格。以本课案例为例,在案例总结阶段,教师把学生总结的零散的、具体的、缺少提炼的影响情绪的因素和调节情绪的办法按照一定的逻辑提炼归类,教师帮助学生在现象与本质直接搭建起支架,学生内容学会处理情绪,培养独立人格。

    第四,延伸案例——以例导行。“一案到底”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是学以致用,以例导行。让学生带着课堂学到的知识、原理、生成的观念回到生活,从而外显为自己的行为。在本课案例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回归学生的生活,学生刚刚结束月考,有人欢喜有人忧,有人纠结有人懊恼,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调整好心态,把每一天过得充实而又快乐。

    总之,“一案到底”教学是借助一个完整的生活实例或主题,通过阶梯式的问题设置,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并在分析解决问题中生成观念和知识,是教师的价值引领和学生的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实践证明是符合深度学习和课改的要求的。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