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
范文 | 傅明通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教学原则,安全始终是体育与健康的第一要务。然而,仍有个别学校对体育课程不重视、体育课堂安全管理不严等现象,导致体育课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对于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教师应时刻警醒自己,以高度的责任心监督学生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教会学生保护自身安全,全面了解学生的健康情况。本文围绕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展开论述,并对安全隐患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指导教师和学生高质量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把体育教学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对培养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而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容易造成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这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致使体育教学工作难以有序开展。因此,小学体育课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体育教学必须以安全为前提,学校应当全面排查体育课堂中的安全隐患,并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才能保证体育课堂的顺利开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条件。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第一,场地、器材问题引发安全隐患。体育教学往往是在室外开展的,其离不开场地与器材的使用,场地与器材是体育课堂顺利开展的必备硬件。而在有些小学中,学校对体育器材及运动场地缺乏重视,场地年久失修、简陋,器材缺乏定期保养维护,或是设备安装及使用方式错误等,这将导致体育教学课堂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单双杠等运动器材的螺丝不稳固,体育场地上存在异物或场地不平整,这些都会容易造成学生的身体伤害。 第二,课前缺乏准备活动引发安全隐患。体育课不同于其他课堂,由于它的运动性和户外性,导致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开展体育课堂之前,如果没有对身体进行适度的热身准备,放松关节、拉伸肌肉和筋络,促使身体提前适应进入运动状态,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的情况。在不少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不重视,体育课上直接让学生开始开展体育项目,这将极有可能导致学生在运动中身体受到伤害。例如,教师在教学体育与健康课文中《基本身体活动》一节时,如果不带领学生做好各项热身活动,学生关节受损的可能性将会增大。 第三,体育教师素质不佳引发安全隐患。部分小学体育教师,对安全问题不重视,缺乏责任心,对运动伤害的知识也认识不清晰等。例如,在进行一部分存在危险系数的体育项目教学时,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动作及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缺乏讲解或技术讲解错误,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就容易犯错,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此外,有些教师对运动场地或器材的安全性检查不到位,导致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危险隐患;有些教师体育课组织不当,对学生的监管不到位,体育教学没有章法,考虑不全面,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乱冲乱撞、没有纪律性,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按照标准要求学生,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等,容易出现体育训练强度超出学生身体承受能力的情况,对学生的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甚至影响到生命安全。 第四,学生身体状况不佳或缺乏纪律性引发安全隐患。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生性好动,缺乏组织纪律性等特征,容易出现在体育课堂中不认真学习教师教导的体育理论基础知识,不听从教师指挥,违反课堂教学纪律等情况。部分学生对教师强调的注意事项边学边忘,不管不顾,在课堂中乱闯乱撞,以及嬉戏打闹,这将容易出现学生跌倒、摔傷的情况;或者部分学生对教师要求的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重视,敷衍了事,身体准备不充分就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这将极其容易导致身体肌肉、筋络的拉伤、扭伤。更有部分学生,身体情况不佳时,但没有及时上报教师,依然照常参与体育训练。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有效防范措施 第一,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情况,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监管,决不放过任何细节,加强预见性和警惕性,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的安全情况。若不慎发生意外,体育教师应立即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视情况请求学校的帮助,将伤害尽可能降到最低。 第二,强化体育教师的责任意识。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还不成熟,对安全问题的把控不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因此,体育教师应当常态化落实安全责任制度,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加深对安全隐患的认只,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尽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有关体育与健康的课文《识别危险源,远离危险》,引导学生从根源上远离危险。同时,可以主动举办一些活动,让学生认识危险标识,远离安全隐患。例如,在场地内画好路线,并在一些位置放置危险标识,要求学生走到危险标识位置时要做出相应的保护动作,如小心碰头,就要弯腰低头行走,遇到小心地滑就要减慢速度。这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训练活动,能够让学生加深对危险标识的印象。 第三,教导学生自我保护方法。小学生生性好动,容易脱离教师管控,同时年龄较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需要体育教师的全面教导,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例如,小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因为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身体素质较差,在剧烈运动中容易受到损伤。在体育与健康《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一课时,教师就要向学生作出示范处理,告诉学生这样处理的目的,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实用的保护措施。 第四,规范体育教学环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坚持做好体育教学环节的规范,并以身作则。例如,体育课必须要求学生统一着运动装、运动鞋,不准在课堂上嬉笑打闹、互相追逐,禁止在不允许的范围活动。同时,要严格按照教师要求做好课前准备运动;认真听讲,按照教师的教学要求及示范完成体育项目;认真学习对危险情况的预防及处理方法等。教师只有将课堂纪律及各个教学环节严格规范好,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意外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安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一切体育教学都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展开。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体育教学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当时刻把“安全”记在心上,增强正确的防范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负责教导学生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等,竭尽全力降低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阿力木江·买买提依明.浅谈体育课上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2):109-110. [2]储伟.体育课堂中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11):92-93 .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