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核心素养下的山区高中音乐教学探究
范文

    刘彬

    【摘要】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金钥匙。现阶段,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学生的艺术视野拓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让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笔者长期任教于山区高中,对山区高中的音乐教学现状有深切体会,本文从音乐教学现状,音乐核心素养和音乐教学的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和音乐教师开展交流。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音乐教学

    随着不断深入的课程改革,音乐熏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断地突显出来,音乐教育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引起广泛的重视。但在山区学校,音乐教育和音乐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怎样改变山区学校音乐教学的现状?怎样让山区学生喜欢上音乐课?怎样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等等,都是山区高中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值得深思的。

    一、山区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一)学校领导、教师及家长的思想认识模糊

    部分学校领导与教师认为,音乐课与其它考试科目相比显得无关紧要,多数家长也认为上音乐课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如此一来,音乐教学便被“架空”,被边缘化。而大中城市的中小学中,很多都开设了音乐实验班,他们的经验证明,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往往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成果也往往高于普通班级。

    (二)专业教师不足,师资素质不高

    目前,山区学校专业的音乐教师配备不足,大部分农村学校因为编制问题,在招聘教师时,往往只把有限的名额用在对高、中考必考科目教师的招聘上,音乐课由其他教师兼任,兼任教师素质不高,音乐知识掌握不够,音乐教学方法不懂等,造成无法上好音乐课。

    (三)教学条件、教学设施落后

    教学设备、教具(器材)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由于多种原因,音乐教育在山区中学处于附加地位,音乐教学的硬件建设也受到极大影响。如,音乐专用教室、钢琴、功放音箱等严重不足,即便有一些,也大多成为摆设而没有使用。

    (四)教学不规范,学生兴趣不高,感知能力不足

    因多种原因,山区学校的音乐课开设不正常、教学也不正常。正常开展课程的学校,大多是任务式的操作,致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知之甚少,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严重不足。此外,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接触流行歌曲,形成的效果与音乐教学的目标相差甚远。

    二、山区高中音乐教学具体措施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音乐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扮演导演的角色,把学生有序地带入音乐殿堂中,将新的内容不断传授给学生,使之获得新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应把演员的角色扮演好,同学生一起欢歌跳舞。教育心理学认为,若师生之间可友好信赖,则可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创造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出来。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变换方式,鼓励部分内向的学生大胆说、唱。这种鼓励支持的态度与具有肯定、期望的语言,既可增强学生自信,也有助于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对美有深刻感受与体验,促进音乐素养的提高。

    (二)多方面激发学生兴趣

    1.整合资源,混编内容,展示音乐之美

    以“腔调琴韵——多彩的民歌”中的《汉族民歌》中常见体裁之一山歌教学为例,笔者对客家五句板、叙事山歌、抒情山歌、猜问山歌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设计和实施到不同的教学环节当中去,在教学形式上采用模唱、创编歌词、男女对唱等形式,让学生既对客家文化有所了解,知道客家文化是移民文化,主体为中原文化等知识,又能享受到客家山歌的美感,寓教于乐,将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2.创设情境,激发想像,利用情景导入

    音乐属于视听艺术的一种,其直观形象的视觉感受容易让学生接受,而在情境的诱导下,学生也会产生想象力。一个优美的情境会让学生感到喜悦、惊叹,并进行思考。此种场景可将学生带入和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在这一情景中,师生展开情景交融,进而積极学习音乐。就课堂效果来说,谜语导入与故事导入最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借助故事或谜语,利用优美或有趣的语言让学生置身于歌曲所要表达意境中。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习惯,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端正的审美态度,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充满美感的音乐殿堂中充分地感知和体验,将音乐作品中的一切美感因素都发掘出来,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1.角色体验诱发学生的审美渴望

    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审美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具体到音乐的课堂教学,就可以立足于情感性的原则,对具体的情节或情境予以设计,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进而使之获得情感体验,产生审美渴望。比如,在对有关母亲的歌曲进行教学时,先让学生对自己母亲的优良品质进行讲述,或者扮演母亲角色将某项工作完成。借助具体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之后再将相关音乐播放出来,诱发出学生的审美渴望。

    2.方法指导促使学生形成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1)以讲解曲式结构、作曲技法引导学生欣赏乐曲

    《春江花月夜》原名琵琶古曲《夕阳箫鼓》,后改为民族管弦乐。全曲共分九段,第一段以鼓声、萧声引起全曲,其余各段(除第六段对比主题)都是同一主题采用“换头”(即开始几句变换旋律)扩展、收缩及高低等变奏手法处理。全曲旋律动听,表现了祖国江山多娇,风景如画的意境。

    (2)以乐器音色特点、演奏特色及配乐组合引导学生欣赏乐曲

    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琵琶、铃、木鱼、大鼓”奏出鼓声后引出了全曲继而萧、琵琶、二胡等奏出了这优美的旋律,正是“斜阳余晖、阵阵萧声”下的《江楼钟鼓》;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下,是这样描绘意境的:“江楼的钟鼓声,如歌如颂的萧声,在东山月色朦胧之中当当作响,月亮逐渐出现,夕阳西照下的江上景色秀丽。”

    (3)借文学的语言幻想力培养音乐欣赏的形象性

    又如,第三段《风回曲水》。此时的箫和二胡奏出的这一起一伏的旋律:像晚风吹拂,流水回荡;接着第四段,箫、二胡、扬琴奏出徐缓的旋律后琵琶突然出现快如疾走得乐句,进行一动一静对比的《花影层叠》。

    (四)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特点,由于前期受教育程度与个人自身条件存在差别,加之不均衡的地区教育发展,学生的音乐素质也呈现多层次性,而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对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进行培养。教师应对学生间的差异予以明确,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材施教,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根据生情的不同针对性地设定教学目标,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在音乐中获得快乐。

    在这渔歌高唱,渔人晚归的优美旋律中,我们可向学生提出带有引导性的问题:这音乐能使你回忆以往看过的电影和画面吗?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有电影的桂林山水、蓝色多瑙河;有旅游看过的太湖美景、杭州西湖、家乡的跃进水库……在音符的跳跃,旋律的勾勒中提取的记忆片段的情感享受,有欣喜、有美好、有安静、有感恩、有幸福……

    三、结语

    总之,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阶段性特征明显,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要求教师要长期开展教学研究,努力付出艰辛的劳动,要求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去,不断地积累和感知,将对音乐的愉悦转化为学习的动力,逐步促进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婕.高中音乐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J].大众文艺,2015(7):209.

    [2]李凌.浅析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J].中国市场,2014(43):165-16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