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如何突破高考历史材料题的瓶颈
范文

    张相斌

    材料解析题是高考历史的必考题型之一。那么,如何让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提高考试得分率呢?根据多年教学实际体会: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了解一些材料解析题的基本的答题方法和技巧,无疑对解题有所裨益。下面具体来说明材料题做法:

    一、全面阅读、理解材料,这是解题基础

    1.通过阅读理解材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条件这一步骤大约需要三遍。(1)第一遍粗读,大致了解材料的大意了解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信息;(2)第二遍细读材料题及所设的问题;(3)第三遍是带着材料题的设问精读材料,主要是根据问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的答题信息。

    二、寻找与设问有关的有效信息,这是解题关键

    1.阅读完全部材料之后,要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

    2.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相似点。

    3.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者的意图。

    4.审读设问,找出不同材料解析题的要求。

    三、各种类型材料解析题的具体答法

    1. 据材料概括要点类。这类设问并无很大难度,它考查的主要是阅读理解能力和简洁的表达能力及概括能力。主要是用科学的方式读懂材料,即在细审题问、明确题问要求的基础上,依据题问去细读有关材料。

    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类。高考最常用的设问,就是这类设问方式。翻看最近几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这也是材料题通过这种方式最能把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的结合方式。

    3.据材料得出认识类。例如2010年福建卷第41题A第(2)设问要求谈谈你对南北朝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依据指定材料内容作出结论的设问,这种设问 “得出认识”则是对指定材料内容所隐含的实质进行揭示,考查的是分析论证能力所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就是指定材料的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总结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

    4. 据材料认识评价类。主要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让考生对重要的历史问题有一种比较全面的认识,让考生敢于以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5.小论文式成文式材料解析题。这种着眼于“文字表达”的命题方向方面,第一步提出要求,指示作答的方向;在表述方面,要求成文,有时还有字数限制;在评分方面,采取分档给分的办法解答这类题,除了对材料题的一般要求外,应注意:①由于小论文式的材料题的设问比较笼统,所以审题时,对材料的阅读要更加求精求细,力求不漏掉任何一个有效信息。②处理材料时更要注意理解,把握其立场、观点,理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特点和时代特征,把历史材料的有效信息融入已学知识的体系中去,才能形成正确结论。③回答此类解析题时更要注意:第一,要表述成文。第二,要有史有论,史论结合,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第三,文章应体现论说文的三要素观点要鲜明。第四,对文字的组织要更加注意抓住关键,高度概括,文字简明准确,以保证语言简练、抓住要害。

    四、科学组织答案

    对材料已阅读、理解了,对命题者的意图也揣摸了八九分,那么下边就该动笔组织答案了,应注意以下“规则”。(1)按问按分列点依据设问的分数分布和评卷的可操作性原则,按分列点,分多则多写,分少则简写。(2)语言要言简意赅。(3)运用辩证观点,保证答案的全面性,防止片面性对有些认识、评论之类的答案,要从正反两方面考虑,切忌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4)要实事求是,把材料中的人物、事件、观点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5)题目答完后,对题目和答案进行严格认真地检查,检查一下审题是否有偏差,答案要点是否齐全,史实是否准确,力求答案准确无误。

    总之,解决了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思路和应试对策问题,那么就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等于解决了高考历史中最棘手的问题。当然,要学生掌握上述的解题思路与应试对策,是必须建立在学生掌握较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就无从谈什么解题方法,再好的方法也是等于零。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今后的平时训练中,及时总结解题的经验教训、解题出现的失误,找出原因,不一定要去记住这一问怎样答,应当考虑“我为什么没有答对”,只有平时注意总结失误,才能避免考场上的失误,才能突破材料题的瓶颈。

    作者单位西安市东方中学

    责任编辑张晓楠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3: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