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向逻辑思维更深处漫溯
范文

    何军华

    一 和谐情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情感态度”作为四大课程目标之一,可见情感是维系和协调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和桥梁,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影响着学生的情绪。在课堂上,只有当师生情感和谐融洽时,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为此,我的行动指南是:

    首先,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是和谐课堂的基石,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和学生建立朋友关系,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学习,多给孩子思考机会。特别要热爱那些标新立异的学生、与众不同的学生、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哪怕这些思考是不完善的。往往这些有着“不同于常人思考”的学生,容易在大班额教学中被忽视,教师要让学生在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树立创造的信心。

    其次,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的、有创造价值的、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建立一种公平、合理、平等、和睦的师生关系,注意课堂教学用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还要由浅入深通过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 旧知新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

    在教学中,已有的旧知识不但能做复习、巩固之用,而且能帮助你做新课的导入之用。如果你能发现它的亮点,把相关的旧知识与新知识有机结合在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最大公因数”时,上课伊始,我并没有直接导入新课,而是让学生复习已有的知识,“ 找 12 和 18 的因数” ,学生很快就找出了答案。随后,我让学生观察 12 和 18 的因数,想一想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时,学生很快提出了“请你找出 12 和 18 的公因数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很快就找了出来。这时我便说 :“老师能根据它们的公因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你能猜猜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吗?我们比一比,看看谁能猜中?”这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还不时地喊著,“我来猜,我来猜”。很快他们就提出了“在这些公因数中谁是最大公因数” 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们很快就找出了“最大公因数是 6”。我适时评价:“你真会思考!一下子就猜中了老师的问题。”“其他同学也很棒,不讲自通,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了答案,真了不起!”“找最大公因数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新知识。” 教师同时板书 “最大公因数”, 孩子们一听,都面面相觑,不停地发出惊叹“啊,新课,这么简单?”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运用旧知识复习的同时,架起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不但可以复习巩固旧知,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新知,找准新知的切入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知,培养了能力。

    三 问题意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也就没有了数学的生命。为此,我的行动指南是:

    【示例】三年级上册“分一分(二)”教学

    教材的内容是:

    (1)学生把教材附页2中的图7涂上3种不同的颜色。

    (2)将上题的小正方形剪开,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在处理教材时,出于安全考虑,也考虑到大班额教学的组织、课堂反馈及管理,我让学生在课前准备时,都涂成1个红色,2个黄色,4个蓝色。

    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思考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如下:

    生:红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1/9];黄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2/9];蓝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4/9]。

    接着,我没有满足教材上要求完成的这三个问题,想发展教材,想激发学生从中提出更多的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师生进行了如下的课堂交流:

    师:“同学们,在前面已经发现的信息基础上开动脑筋,想一想还能不能从图中看出别的分数?提出一些问题?”

    生:没涂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师: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好吗,好在哪呢?

    生:我们看到的是涂色的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某同学看到的是不涂色的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想得很巧妙。

    师:我们能否试着将不同的颜色合在一起,看看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红色和黄色的小正方形合起来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生:红色和蓝色的小正方形合起来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师:提了好几个类似的问题了,能不能想想办法,有序思考,既不遗漏又不重复地找到所有的加法问题?(学生再次讨论交流)

    师:能否尝试将三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合起来,看看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合起来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师:提了这么多加法的问题,能否提出一些减法的问题呢?

    生:红色的小正方形比黄色的小正方形少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红色的小正方形比蓝色的小正方形少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师:还有同学挑战更难的问题吗?比如加减混合的问题?

    生:红色的小正方形和黄色的小正方形合起来比蓝色的小正方形少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而且能看图解答,我为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发展而喜悦。

    设计意图:这则案例中,老师创设了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境,情境具有针对性、思考性、探究性,同时巧妙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唤起学生学习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恰当地引导,适当地点拨,让我们看到学生的潜能如花绽放,师生之间的智慧交融。这样的课堂必然面对无数的不确定性,但这些不确定性很可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它们本身就是教学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 质疑问难——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保证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活动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疑问和惊奇又可以诱发积极的思维活动。

    1.探究性质疑

    遇事好问、勇于探索固然重要,但不能以此为目的,仅停留在获取初步探索的结果上。要培养学生对已明白的事物继续探究的习惯,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地观察、思考和探索,继而提出探究性问题,我们应加倍爱护和引导。

    【示例】创造性实践活动课《文学与数学》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时常会把一些文学名著中有趣的数学问题和学生分享,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感受文学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师:莱蒙托夫是俄国著名诗人、小说家。他创作了许多诗歌与小说,可令他自己也想不到的是,后来人们谈论到的内容竟多与数学有关,大家可能觉得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据说莱蒙托夫在近卫军骑兵团服兵役期间,为了缓和军队训练的枯燥和单调,经常和战友玩自己创造的游戏,竟然风靡一时,成为绿色军营中独特的风景,呆板的军队生活也随着这个“莱蒙托夫游戏” 生动起来。大家想知道这个游戏的内容吗?

    师:老师现在暂时充当莱蒙托夫,大家要按我说的办。随便想出一个数,记住这个数,但不能说出来。现在,用刚才所想的数进行这样的运算:先把这个数加上70,然后减去32,再减去所想的数,再乘5,最后再除以2。

    师:现在有答案了吗?请不要告诉任何人,让老师猜一猜你的最后答案。

    师:请问,这是巧合,还是另有秘密,如果有,请你回忆刚才的过程,探究其中的奥秘。

    生:我发现莱蒙托夫太厉害了,他给我们设了一个局,但是我们自己想的数虽然参加计算,但是根本没起作用,因为在计算中,都被减掉了。比如:你想的是20,(20+70-32-20)×5÷2=95,在计算中,20根本没用。

    师:是的,如果把每个人所想的数设为[x],根据游戏规则,可列出这样的算式:([x]+70-32-[x])×5÷2=95,可以看出,无论你想的是什么数,结果都不会变,何老师当然能猜得出。何老师希望,大家在“莱蒙托夫游戏”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更多的游戏,让大家获得更多的乐趣!让更多的人因此喜欢上数学。

    2.批判性质疑

    进行批判性质疑就是不依赖已有的方法和答案,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獨特的见解,其思维更具挑战性。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如果发现教学中有错误的地方,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批判地接受事物的创造个性。

    【示例】十二册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一辆汽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45千米,从甲城到乙城要行8小时。如果改从高速公路上行驶,每小时行120千米,需要几小时?学生提出质疑,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不可能是同一条路,那么路程一定相等吗?若改为同一条公路的慢车道和快车道就好了。教师及时肯定了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应该符合现实生活。

    小学数学是一门思维逻辑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为此小学数学老师要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抓住一切机会,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不断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以后学习数学打好基础。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8: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