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对比针灸、针刀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的实施意义
范文

    张剑

    

    【摘要】

    目的:比较针灸、针刀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期间到本院治疗的87例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将研究对象划分A组(n=43,针灸治疗)和B组(n=44,针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应用针刀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针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6-069-02

    在中医学领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属于“骨蚀”“骨痿”“骨痹”范畴,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很容易发生误诊情况,导致临床治疗不及时,发生致残情况[1]。目前,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临床治疗方式比较多,包括针灸、理疗、按摩、针刀等,其中,应用最普遍的是针灸、针刀,但有关这两种治疗方式的对比研究则相对较少[2]。本研究选取病例探讨比较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中针灸、针刀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研究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研究对象即87例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按照随机综合平衡法,把研究对象划分成A组43例和B组44例。A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45-61,平均年龄(53.42±4.31)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3±0.21)年。B组患者男、女比例27:17;年龄最小者43岁,年龄最大者62岁,年龄均值(52.51±3.81)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2±0.4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病历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较。

    1.2 方法

    A组采用针灸治疗,选取主穴、配穴,进行皮肤消毒,选取银针,刺阿是穴,得气后,点燃艾柱,插入针柄,每穴三壮;针刺配穴后,补泻,取仰卧位,外展髋关节,微屈患侧膝关节,针刺阿是穴、关元穴等,留针30min;辅助患者侧卧,微屈膝关节、髋关节,伸直健侧,针刺阿是穴、阳陵穴、肾俞穴等。每天1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B组应用针刀治疗,具体如下:①体位选择:臀部操作:俯卧位;股骨外侧:侧卧位;股骨沟、内收肌操作:仰卧。②定点:确定股骨头大转子点、臀中肌点、内收肌群点、髂胫束、阔筋膜张肌点、臀上皮神经点、腘绳肌起点。③操作过程:结束定点后,消毒皮肤,采用退出式麻醉,在各点注射2%利多卡因,各点注射剂量以1ml为宜。在X线引导下,发挥3号或者4号针刀(1mm)作用,对上述定点进行钻孔减压。每个疗程5d,各疗程间隔2d,共计治疗6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划分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未见跛行情况,髋关节正常,无痛感,下肢功能恢复,无短缩问题,X线片显示骨坏死、骨增生硬化消失;有效:临床症状、髋关节活动功能均有所改善,X线片显示股骨头变大或扁平,但骨坏死、骨增生硬化改善明显;无效:临床症状未有任何改善,甚至加剧。总有效率=(1-无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在统计学软件SPSS23.0中录入实验数据。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通过(n,%)、(x±s)表示,各自以X2、t检验。如果P值小于0.05,提示数据之间有差异。

    2 结果

    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A组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指股骨头正常血液供应被破坏,引起组织坏死问题,该病在中老年群体中多发,患者股骨头密度小,结构损伤塌陷,伴有剧烈疼痛,导致髋关节至下肢无法正常活动,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4-5]。

    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针刀治疗应用普遍,其将中医针灸和西医手术原理结合起来,参考生物动力学作用,依次对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松解,触激神经肌肉,在短时间内恢复髋关节生物力学平衡。髋关节稳定性由骨性结构完整度、神经调节、软组织支撑等决定,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使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受到影响,发生炎性反应,引起挛缩、粘连等,导致患者的行走血管、神经受到影响。发挥针刀作用,松解髋关节囊、腘绳肌,促进炎性物质吸收,使生物力学平衡、神经功能恢复,增强临床疗效。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45%,明显比A组的76.74%高,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提示相较于针灸治疗方式,在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应用针刀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依据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情况,选取针刀治疗方式,临床疗效显著,说明该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然而,由于本次研究中,选取的样本数量太少,實验时间短,以至于研究结果普遍性有所缺失,未来一段时间,将搜集更多病例资料,再次开展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 谢利双.针刀与针灸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 2016,36(10):1031-1035.

    [2] 晋华程.小针刀疗法联合温肾活血汤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09):132-134.

    [3] 王占有,周学龙,谢利双,等.针刀与髓芯减压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5):165-168.

    [4] 葛明富,许漠沙,高曦,等.小针刀内收肌松解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分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18,34(4):37-40.

    [5] 胡阿特·哈德尔,周伟,帕尔哈提·艾买提,等.小针刀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效果评价[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9,17(4):327-33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19: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