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
范文 | 施海燕 新课改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英语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的语用能力是课改的重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融入趣味学习内容,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编好导学案,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并注重巧用评价用语等,以便做到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使学生对新学语言知识操练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活动中把知识转变成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营造学习氛围,调整学习状态 学生的学习心态主要依赖于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融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学习起来就会倍感轻松,从而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心理,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心理支持。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4 Hobbies”的Story time版块中,要求学生掌握draw、dance、play the piano、read、sing、watch films等词汇。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就可用活动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dance这个单词时,教师可表演“跳舞”的动作,并鼓励学生模仿,让他们积极参与词汇的学习活动。学习完成后,教师可组织“一人表演,一人说单词”的活动,巩固所学词汇。参与表演活动能为学习注入新的血液,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顺利完成相关词汇的学习,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接受学生的不完美,尊重学生及他们的观点和思想,多表扬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轻松自如的参与,进而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 二、设计导学案,突出教学重点 导学案是一种教学思路,它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载体,即教师把课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清晰地呈现出来,突出重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学习。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2 In the library”的Story time版块中,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能初步会听、说、读shout、eat、run、talk、sleep和library等单词,并结合动词,听懂、会读、会运用祈使句的否定句Dont...,同时用Im sorry.句型来回答,引导学生树立公共场合文明礼仪观念,懂得遵守公共秩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用微课的形式,播放学生在图书馆一些行为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根据视频中人物的动作,学习run、eat、talk、sleep和library等单词。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些行为作出评判,并思考应该如何制止不当行为,引出Dont eat in the library.句型,同时让学生利用这一句型劝说或者制止不当行为。反复使用句式和词组能让学生掌握重点内容,同时渗透德育内容。 导学案对学生有引领作用,能对教师和学生提供课堂教学的信息,教师的“教”有重点,学生的“学”也有重点,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利于“教”与“学”的重点合一,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三、组织课堂活动,转化知识为能力 学习属于一种活动,学习任务的完成是融合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没有活动,学生很难参与其中,没有学习这一主体,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难以提升。在课堂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迎合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玩乐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飞跃。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1 I like dogs”的Story time版块中,教学重点是掌握cat、lion、tiger、panda、elephant、monkey、horse等动物单词和I like.../I dont like.../Do you like...以及Yes,I do./No,I dont等句型。教师可利用图片来教授新单词,因为图片色彩鲜艳,简单易操作,随机性大。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穿插模仿动物叫声的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内容上。同时在反复呈现图片的过程中,让学生熟练掌握单词。然后,教师可利用图片学习I dont like dog.I like a cat.Its cute等句型,引導学生理解和朗读句式,让学生通过抽取图片的活动,讨论是否喜欢图片上呈现的动物。学生喜欢小动物,而色彩鲜艳的图片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词汇,又学会了表达,获得了知识和能力的双丰收。 课堂活动从设计到组织都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活动方式要有趣味性,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善用评价技巧,培养学习信心 任何一项快乐都比不上成就感带来的快乐,评价作为鼓励手段,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摸清学生的情况,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性格特点,从而在课堂中运用技巧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评价,强化成就感,提升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信心。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 A new student”的Grammar版块中,学习there be句式的用法,在语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运用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发现there be句式的含义,发现不同句式的变换规律。首先,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什么时候用is,什么时候用are的规律,学生发现在“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There are two pens on the desk.”这两句话中,变换规律为:“There is +(单数名词)+某物+某处”和“There are+(复数名词)+某物+某处”。当学生总结出正确的答案时,教师竖起大拇指,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足以让学生充满信心。接着,教师加大难度,让学生根据例句“There is a book and two pens on the desk.There are two pens and a book on the desk.”探索主谓一致的规律,例句内容没变,但是却出现新用法和新规律,当学生发现there be符合“就近”原则的规律后,教师作出语言评价:“Very good!Well done!”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有了新发现,并且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和表扬,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究,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信心是学习的动力源泉,是教学有效性的营养剂,教师要善于运用评价,让学生感到被认可,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并用信心带动学生不断攻克学习难关。 总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的学习,设计贴近生活实际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运用评价机制强化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习信心,树立学习主体意识,让英语课堂更具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永阳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