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阅读倦怠成因分析及有效干预策略
范文

    李敏霞

    

    

    

    【摘要】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笔者在实践探究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阅读倦怠现象,导致阅读进入了“瓶颈状”,英语整本书阅读难以顺利开展。笔者拟从主观认知和整本书阅读现状方面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依据克拉申的语言习得理论并结合新课标,在阅读前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读”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有效干预策略,以期高质量地完成英语整本书阅读。

    【关键词】英语整本书阅读;阅读倦怠;有效干预策略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面向全体,注重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之养成良好學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阅读技能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素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之一。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有效开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对提升英语阅读素养尤为重要。英语阅读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和阅读品格两大要素。阅读能力由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文化意识四方面构成;而阅读品格包含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阅读品格的形成更需要在有效的阅读策略下进行多渠道的整本书阅读,而不单纯限于教材或者课堂上的短篇文章阅读。但同时由于整本书阅读词汇量大、中西文化背景差异等原因令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难以深入体验阅读。本文旨在为开展英语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教学提供有效的阅读倦怠干预策略和参考。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依据克拉申“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语言习得理论可知,当学习者接触到“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略高于他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而他又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意义而不是形式的理解时,才能产生语言的习得。而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试题里和课本中的短小、碎片式阅读文本成为了学生英语语料输入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来源。大部分教师应试靶向性较强,过度关注文本的语法现象,文本甚至沦为语法教学的载体。在高强度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对英语阅读感到厌倦,难以享受阅读的愉悦。为了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输入,开展英语整本书阅读很有意义。教师通过调查和评估发现,师生共读效果略高于学生独自阅读整本英语书。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阅读整本英语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引导学生感受阅读的愉悦的同时,写下词汇的习得。在整本书阅读交流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英语阅读成为学生终身的自觉行为。

    二、在英语整本书阅读中学生产生阅读倦怠的表现及形成原因

    (一)“阅读倦怠”的概念

    倦怠(burnout)这一概念自美国学者弗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提出以来,多用于描绘职业方面。倦怠用于描述阅读行为表现出阅读感情耗尽,缺乏阅读成就感和动力,导致主动阅读的行为变得消极甚至放弃等方面。在进行英语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探究中,笔者发现学生在阅读中期普遍出现不同“阅读倦怠”。学生对书本获知欲消减,阅读变成了压力。

    (二)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阅读情况调查及数据分析

    以笔者在试验班开展“书虫系列”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的阅读为例,针对学生出现的“阅读倦怠”,笔者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和对阅读的认知,调查情况如下: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阅读情况调查

    (两个试验班人数共88人)

    1.你认为英语整本书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_______。

    2.你一周里用多长时间阅读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3.你阅读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的目的是什么?

    4.你会寻求更多的渠道(网络、电影等)了解更多有关Tom Sawyer或作者的信息吗?

    5.你会在课余时间和同学、老师探讨小说的情节和Tom Sawyer的性格吗?

    6.你认为干扰你顺利完成阅读的因素有哪些(多选)?

    (三)英语整本书阅读的“阅读倦怠”成因分析

    从上述调查可知,英语整本书阅读中出现的“阅读倦怠”和学生现有英语阅读的水平和阅读的策略相关,同时也暴露出学生对英语整本书阅读认知上的片面性。

    1.学生现有的英语阅读策略不能适应英语整本书阅读

    大容量的整本书阅读有别于以往短小碎片式阅读。整本书文本长,阅读内容丰富,学生需要更多的词汇量来对文本进行理解。而大部分学生仍停留在自下而上的阅读方式,关注点在语言的片断,导致割裂了对语篇整体层次的理解。且过度追求词汇的理解亦增加了阅读的压力,这种阅读方式阻碍了学生走进作品,与作者难以获得共鸣,不能产生思维碰撞,进而难以享受整本书阅读之乐,与此同时,也会不断消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2.学生对英语整本书阅读的认知的片面局限性

    较多学生的阅读动机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过度放大英语整本书作为词汇和语法的载体的功能,缺乏阅读的兴趣和热情。任务驱动缺乏吸引力,以单一而枯燥的阅读任务为支点难以支撑完成高质量的整本书的阅读。

    三、基于初中英语整本书阅读的阅读倦怠有效干预教学策略

    首先,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对学生产生的“阅读倦怠”要有预见性,并不是出现问题才寻求解决方法,干预策略应贯穿整个整本书阅读的始终。

    (一)英语整本书阅读开展前的评估干预教学策略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与阅读书籍匹配,是整本书阅读是否顺利完成的关键。高于学生阅读能力的书籍会令学生产生阅读挫败感,低于学生阅读能力的书籍会让学生失去成就感。根据卡拉申“略高于他现有的语言技能水平”的语言输入要求,选择的书籍建议蓝思值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值50L左右。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水平测试体现的阅读能力去为学生推荐书单。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整本书阅读得以持续进行的动力。兴趣会大大降低阅读的难度,为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拓展提供动力支持。

    由此可知,开展整本书阅读前建议通过问卷调查、谈话等方式对学生英语阅读的动机、兴趣、时间、阅读习惯和文本选择方面作出分析,制定试验班的英语书目。

    (二)以课堂为基础的英语整本阅读课堂教学策略——教师怎么教

    在学生还未能运用有效的阅读策略去主动赏析英语前,英语整本书阅读仍需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在教师的阅读教学策略指导下进行。英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在于文本意义建构、阅读策略培养和语言知识学习和运用。教师结合具体的阅读书籍,开设和整合不同阶段的阅读課课型——导学课(阅读开始前)、交流讨论课(阅读中期)和展示分享课(阅读完成时)对实现教学目标有很大帮助。导学课侧重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和学生进行主题意义探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中期的交流讨论课对消除“阅读倦怠”有更重要的意义。交流讨论课主要通过小组合作,就某个观点进行讨论交流。高品质的交流梳理了学生的思路,解决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推动了学生阅读前行,让继续阅读成为可能。交流讨论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层次,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展示分享课一般安排在阅读结束后,通过表演、续写、改写、手抄报或者lap book的制作等各种形式对前阶段的阅读进行整体性的整合创新,充分发挥任务驱动力的作用。若阅读成果的输出活动设计得当,会使到学生的阅读层次得到提升。成功的展示分享课体现了整本书阅读的质量和成果。

    (三)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策略——学生怎么读?

    消除学生的“阅读倦怠”需要教师结合学生阅读水平给出合适的阅读策略指导。学生的整本书阅读可以分为起读、通读和结读三大部分。

    在起读环节,引导学生是否发现作品与自己有相似之处,以引起学生与作者的共鸣。并且通过了解作品起源、知晓作者信息和作品的影响来了解创作背景。鼓励学生把握好故事的主题并理解文中的象征意义,为学生的进一步阅读打好基础。

    在通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做读书笔记来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

    1.摘抄优美词句:收藏佳词美句,反复诵读。

    2.做标记,写感受:抓住阅读的感悟、思考的火花,以批判的思维深入阅读。

    3.存疑惑,共探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惑,不要灰心,反而要“珍惜”这些困惑,带着困惑积极与同学、教师探讨,往往困惑就是通向理解之门。

    4.以章节为单位,完成教师布置的活动任务。教师活动任务的设置更应该是开放性的、趣味性的,与学生有思想碰撞的活动更有利于学生的阅读思考。

    当阅读完成,学生要做阅读总结以提升巩固阅读成果。阅读总结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绘制小说故事脉络图、用手抄报或者lap book的形式表达你在阅读中得到的启发和收获,甚至可以改编故事等等,并将成果在班上展示。

    (四)改变师生对英语整本书阅读认知观念

    师生应该提高对整本书阅读的认知,调整阅读的期望值,阅读不以提高考试成绩为最终目的。师生应重视从阅读素养上提升阅读品格,将阅读培养成终身的好习惯,从而增加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促进阅读拓展的正循环。

    (五)发挥隐性课程的正面暗示功能

    隐性课程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定期开设整本书阅读课,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阅读途径,包括图书馆和网络阅读平台的资源,将整本书阅读的成果展示纳入英语成绩考核体系,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让学生产生整本书阅读的正面心理暗示作用。

    四、结束语

    英语整本书阅读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意义毋庸置疑,教师利用好课堂为学生搭建好阅读平台,对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有效干预,使英语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形成持之以恒的良好阅读习惯,达到提高英语学科的阅读素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杨芹.Krashen“语言输入”理论与我国外语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3]鲁子问.《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导读版[M].北京教育出版社,2019.

    [4]居洁.在整本书阅读交流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8):117.

    [5]张金秀.运用分级阅读培养中学生阅读素养的实证研究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8(7):73-80.

    [6]肖海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探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9):10-16.

    [7]王丽君.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英语广场,2019(5):166-16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