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纠错习惯 |
范文 | 闫晓芳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规定小學数学教学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在这其中,学生纠错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其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纠错意识,以逐步提升其自我纠错能力。养成纠错习惯,小学生可以自己意识到学习中的错误,并积极进行改正,这是其学习进步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习惯对于小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纠错习惯培养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纠错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小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的问题,不是数学学术研究的问题,而是学生学习中的偏差、错误等。培养学生这样的能力,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认识到自己学习上的不足,进而更加积极地改正和完善。反思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数学素养之一,小学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业、练习进行检查、分析,帮助学生主动去发现学习的不足,促进学生反思思维的发展。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纠错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习惯,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进行评估和检测,可以找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善,逐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纠错意识能够奠定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学习思维以及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贯穿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个过程。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语言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等。纠错的过程中小学生会对错误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找到出错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会更加透彻,数学思维能力也会逐步提升。小学数学中包括很多初级的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究数学问题,逐渐提升小学生对数学问题的体悟能力,进而全面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完善。 二、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纠错习惯培养策略 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出现错误的概率更高,如何利用这些错误资源,培养小学生的反思意识与纠错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性任务。结合上述小学生数学纠错习惯培养的阐述,下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纠错习惯培养的相关策略进行具体分析。 1.分析原因,引发纠错意识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时常会犯错,针对小学生犯错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分析,找到错误的原因,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这样在日后学习中才可以避免。这也是培养学生纠错习惯,提高学生纠错能力的前提。教师可以通过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练习或者考试中存在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错误原因分析,以达到培养学生纠错意识的目的。 例如,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相关教学中,教师先利用测评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完成考试之后,教师将卷子打乱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试卷互评,学生自主分析卷面,找到其他同学考试的错题,并分析其哪里出错了。以“3.06×5=?”为例。在分析试卷的时候,大家发现有的学生计算结果为1.5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错题原因,发现很多学生是因为在计算中末尾遗落了“0”,也就是粗心大意导致的;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小数乘以整数的运算法则掌握不熟练、不透彻。发现了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多组织这方面的练习,以强化学生对相关运算法的理解与运用,帮助小学生更加扎实的记忆和掌握知识。 2.小组纠错,强化纠错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纠错习惯,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体悟能力。另外,以小组为单位探究错题原因,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而且能够提升课堂信息的有效传递,保障数学教学实效。小组合作探究错题,是培养学生纠错能力、促使学生纠错习惯生成的良好途径。 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习题训练中,教师给出如下题目:有一个圆柱形的油桶,这个油桶的底面半径为5dm,高为7dm,如果油桶中装满油,再将这些油倒入一个正方形的油桶中,而这个油桶的棱长为7dm,此时,求油深是多少呢?分析这道例题发现,这道题目中涉及圆柱体体积计算与正方体体积计算。学生想要正确解出答案,首先要将两者建立等量关系,这样就可以顺利找到解题的突破口。但是,有的学生在计算中忽视了这个切入点,导致解题的时候出现了错误,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一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点拨下,总结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思路,从而顺利找到解题的关键,这样在日后再次接触这类题型的时候,学生就可以快速而准确地完成题目。 3.查缺补漏,形成纠错习惯 查缺补漏是反思学习中的一个必要环节,也是构成反思学习的基本要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查缺补漏的习惯,比如,日常练习、课后作业、考试检测等环节中教师都要渗透“查缺补漏”的思想,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从而使其建立反思意识。反思意识是纠错习惯养成的关键。导致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的因素有很多,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和反思导致错误的原因,这样才能够避免在日后的学习中发生类似的错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20以内有借位的减法》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反思性学习,先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分析例题:“20-6=?”,结合题目拿出自己的学习工具——小火柴。教师一边讲解、一边引导学生通过摆火柴的方式计算题目,在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摆火柴的时候,数错了根数,明明应该从“20中拿出6”,结果他却拿出了“5”,这导致在后面的“数得数”的环节,得出错误结论。此时,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哪里错了、为什么错,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摆火柴”的过程,找到出现错误的原因。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进行一次“摆火柴计算”:学生先拿出20根火柴,反复数一遍发现数目正确;接着再从“20中拿出6”,这时,教师就要加以点拨,提醒学生反思一下,是否会出现数错的情况,或者拿错,在教师的点拨以及学生的反思之下,学生会立刻发现原来是自己马虎,将拿出火柴的数量数错了。 通过上述反思性引导、反思性练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发现自己学习错误的能力,以及找到出错的原因从而改正错误的能力,并逐渐养成“查缺补漏”的好习惯,为其数学学习能力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在小学生纠错习惯培养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小组纠错、组织反思性学习、深入分析错题原因等策略,强化小学生的纠错意识,逐渐提高学生的纠错能力,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纠错习惯,促使小学生长久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为其日后学习夯实根基。 (作者单位:甘肃省玉门市小金湾民族学校) (责任编辑 张妤)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