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利用闽南民间游戏丰富小学习作话题的趣味性 |
范文 | 【摘要】写作是运用书面表达能力将语言进行书面化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进行交流、认知的过程。在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存在抄袭、核心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等现象。我们发现,想要他们写出具有实质性内容的作文,需要丰富他们的习作话题,增加整体习作教学的趣味性,要让学生融入习作话题的教学中。本文将以闽南民间游戏为例,通过多个方面对小学习作话题的趣味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闽南民间游戏;小学习作话题;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3-0155-02 Use Minnan Folk Games to Enrich the Fu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Study Topics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in ZhangzhouTaiwanese Investment Zone,China) LIN Miaozhen 【Abstract】Writ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use written expression ability to write language. It is a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At this stage,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ith the writ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our coun‐try. For example, some students have plagiarism, hollow core content, and lack of true feeling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We found that if you want them to write a composition with substantial content, you need to enrich their assignment topics, increase the interest of the overall assignment teaching, and let students integrate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assignment topics. This article will take Folk Games in Southern Fujian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fun of small learning topics through multiple aspects. 【Keywords】Minnan folk games; Topic of primary school exercises; Interest 在習作教学方面,现今小学生所写的内容大多是空洞的流水账,内容没有与实际相关联,甚至大多都是东拼西凑出来的,无法表达出学生的情和意。为此我们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通过以游戏的方式进行习作教学。本文则借助将闽南民间游戏加入现有的习作教学中为话题,谈谈游戏的导入可以丰富其习作的趣味性。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阶段的习作要求是:学生能够将自己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想到的东西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而在现有的数据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在面对习作练习时难以下笔。根据数据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知道习作练习应该写些什么,没有明确的题目和足够的写作材料。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习作话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此,笔者认为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小学习作教学当中非常必要。其作用在于能够增添习作话题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习作材料,同时多种多样的民间游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游戏兴趣,改变学生对习作教学的看法,还能够让学生在习作练习中了解到闽南民间游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背景。 一、体验实践,获取灵感 本文笔者通过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习作课堂教学中,提高习作课堂中习作话题的趣味性。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不知道习作写什么,他们无法抓住灵感。而在以游戏为主的习作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的同时,加深他们对教学课程的印象。在游戏之后可以通过询问方式帮助学生捕捉游戏时的灵感,以游戏为写作题材,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自由撰写。 通过这种亲身体验的游戏模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进行习作,自然而然就能够写出含有他们真实感受的文章。对于滚铁圈、抛沙包、踢毽子等这些只有父辈童年才玩过的小游戏,他们现在重新玩起父辈们玩的游戏,会产生更多不一样的感受,而这些真情实感,正是习作教学所需要的。 二、学生主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自主学习的最大内部推动力。而习作练习则是语文中最难以让学生接受的一项作业,如果学生都没有习作练习的欲望,那么即便是学生拥有写作的灵感,也无法写出符合自己内心的文章,习作教学就难以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在心理学上认为,儿童是具有先天主动性的,他们的日常行为活动受到自身的兴趣和本能需求的影响。除此之外,儿童具有很强的分享意愿,他们乐于和别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事物。为此,习作教学要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首要就是提升习作教学的趣味性。 笔者在有次旁听时发现了另一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笔者的同事在进行教学时,会鼓励学生毛遂自荐,或者推举其他同学作为本次教学游戏环节的主导者。而作为主导的学生则需要选择本次教学过程中的游戏内容,在游戏活动结束之后,主导学生会作为第一个上台发言的学生,发表他对游戏环节的设计意图以及他的想法。之后教师开始询问有关习作和游戏的相关问题。就问题而言,笔者发现,同事的问题与笔者自身在课堂上所询问的问题出入不大,都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为主。以学生为主导的游戏教学方式,能够在学生进行游戏分享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本次习作教学的印象。此外,以轮流方式进行的习作游戏教学也让学生们更加期待下一次的教学时间,提高了学生对习作教学的兴趣。同时加上闽南民间游戏的多样性、丰富性、趣味性,增添了习作话题的内容,使学生围绕着习作游戏进行更多的探讨。 三、精选内容,提高能力 笔者在和同事就学生的习作能力进行讨论的时候,发现现在很多小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都会选择在网上寻找范文和素材,然后进行修改或者摘抄。这就导致了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写出的作文不再具备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童真和童趣,而有了成人文章的呆板和形式化,这并不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其根本原因还是如同上文所讲,对于习作练习,学生没有合适的内容可以写,没有足够优质并且符合学生的话题素材。 为此,从这一点看来,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习作当中是有必要的。简单易行的套圈圈、扎手绢,运动量比较大的滚铁圈、跳房子,都是适合学生的游戏活动体验。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和乐趣,这些游戏会保护学生的童趣,并且这些游戏同样是具有童趣和童真的习作话题。当习作话题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时,那么他们就会在习作练习中流露出真情实感,显现出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从而避免习作练习所写的文章变得呆板。同时,在进行长时间的游戏教学之后,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开始观察游戏过程中其他学生的表情和行为,也会不断对游戏进行总结,再加上这是学生喜欢的游戏,久而久之就会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寫作能力。 四、结语 总之,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小学习作教学当中,其作用和意义都不言而喻。小学生在面对习作练习时,因为没有什么话题可写而难以下手。在融入了闽南民间游戏之后便迎刃而解。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进行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还能为他们增添喜欢的习作话题。在笔者看来,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习作教学中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还能够将这些民间游戏一直流传下去。为此,不断推广和优化这种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注: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闽南本土文化资源的小学综合性学科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FJJKXB19-356)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吕文瑞.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的思考[J].学周刊,2020(08). [2]王红艳.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探析[J].内蒙古教育,2020(12). [3]李彩霞,赵桑前.传统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实施策略探讨[J].课程教育研,2019(42). 作者简介:林妙真(1971.12-),女,汉族,福建省龙海市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闽南文化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研究运用。 (责任编辑范娱艳)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