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范文

    陈倩怡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2019.1-2020.1,选取本院收治的123例肝病患者(肝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病患者的实际疾病将患者分为良性肝病组(88例,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囊肿、肝脓肿等等)、恶性肝病组(35例,肝癌患者),在患者参与研究后,采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并监测混着的血清铁水平、铁蛋白水平、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探究其相关性。结果:肝病组患者的血清铁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恶性肝病组患者的血清铁水平低于良性肝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P<0.05)。肝病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均大于对照组(P<0.05)。恶性肝病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小于良性病变组(P<0.05)。肝病患者的血清铁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存在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铁含量、血清铁蛋白水平、肝纤维化指标辅助临床确诊患者疾病,明确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

    【关键词】血清铁;铁蛋白;肝病;肝纤维化指标

    肝脏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中乙肝、肝硬化、脂肪肝等属于临床常见疾病[1]。我国属于乙肝高发区域,有统计学数据[2]指出,我国乙肝病毒携带患者超过1亿人。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会从慢性乙型肝炎逐步发展为重症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等等。但是,多数肝脏疾病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难以及时发现,因此早期肝病诊出率不高。有研究指出,进一步探究肝病病理机制,分析肝病患者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肝纤维化指标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有研究[3]指出,肝病患者的血清铁、血清铁蛋白与肝纤维化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基于此,本研究针对血清铁和鐵蛋白与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展开了相关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9.1-2020.1,选取本院收治的123例肝病患者(肝病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肝病患者的实际疾病将患者分为良性肝病组(88例,慢性肝炎38例、脂肪肝22例、肝硬化17例、肝囊肿6例、肝脓肿5例)、恶性肝病组(35例,均为肝癌患者)。肝病组患者的男女比是72:51;年龄大小阀内在30-75岁(52.67±5.91)岁。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是70:53;年龄大小阀内在30-74岁(52.41±5.94)岁。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抽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ml,将血样置入试管后,立刻按照4000r/min的速度离心分离,连续离心15min,获取上清液,置入-20℃的冰箱中保存。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患者的血清铁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的血清铁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比较

    肝病组患者的血清铁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大于对照组(P<0.05)。恶性肝病组患者的血清铁水平低于良性肝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P<0.05)。见表一。

    2.2 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肝病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蛋白、透明质酸、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均大于对照组(P<0.05)。恶性肝病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小于良性病变组(P<0.05)。见表二。

    2.3 相关性分析

    肝病患者的血清铁水平、血清铁蛋白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存在相关性。见表三。

    3 讨论

    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而铁蛋白则是人体储存铁的重要标志,也是检测人体铁含量的重要指标,灵敏性极高[4]。在肝脏疾病发展过程中,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导致肝脏的特蛋白合成量明显增加,而部分肝细胞的变形坏死导致铁蛋白不断释放进血液中,因此,临床有研究[5]指出,人体铁蛋白水平的升高程度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存在平行关系。从本研究可以看出,恶性肝病组患者的血清铁水平低于良性肝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良性肝病组;恶性肝病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小于良性病变组。

    由上可知,血清铁和铁蛋白与肝病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存在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王再灵,刘湘珂.肝纤维化指标和血清铁蛋白在肥胖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8):80-81.

    [2] 万艳,常剑波,白艳霞, 等.血清学指标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33(5):963-968.

    [3] 孙艳,陈智伟,张华清, 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清铁调素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J].新医学,2019,50(8):598-602.

    [4] 匡哲,张永潮,郭慧丽, 等.血清铁蛋白表达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脂肪含量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6):36-37.

    [5] 丁锦根.血清铁蛋白、甲胎蛋白和甲胎蛋白异质体L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9):60-6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