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浅谈 |
范文 | 木壮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人教版)》强调要重视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选择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二册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教学案例,试图将该章节的内容跟新版地理课程标准对接起来,研究怎样利用课外的地理素材进行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思维,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交通运输布局;区域发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3-0089-02 【Abstract】The "General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 (Personal Education Edition)"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literacy of students' geography subject, and cultivates students' ability to discover,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independently. This article chooses the fourth chapter "The Impact of Transportation Layout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second book of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human education edition as a teaching case, trying to connect the content of this chapter with the new version of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study how to use extracurricular geographic materials for courses the design stimulates students' independent inquiry thinking and cultivates th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of geography. 【Keywords】Geographic core literacy; Transportation layout; Regional development; Teaching 培育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就是要通过地理学科教育,让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求发展的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关键能力。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选择北京机场、古扬州为教学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两个案例是很经典的。为了让教学过程更仔细、更深入,笔者选择苏州市吴江区的震泽古镇为教学案例,对上述案例进行补充,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对交通布局的作用认知、功能認知、意义认知、布局认知,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起到补充和完善作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 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吴江震泽的发展史和起落情况,让学生对大运河以及318国道的修建情况,以及这些交通方式为吴江震泽带来的变化有较为全面、细致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对古运河以及318国道的分析,探究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对震泽古镇聚落形态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采集能力与整合能力,让学生对该章节的教学内容有更深的印象,提高教学实效性。 二、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人教版教材中以“交通方式的兴衰影响城市发展快慢和交通布局化促进‘大城市带的形成”为例,体现了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020年版新课标要求,要结合案例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影响。对于本课的教学,教师要注意延伸拓展教学内容,这既有利于学生全面透彻地了解交通运输布局规划的作用、特点、形态以及功能,也有利于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具体而言,第一,教师要展示震泽古镇以及大运河美丽风景的视频及图片,让学生领会震泽古镇独特的旅游特色、布局规划以及交通便捷程度;第二,要仔细展示震泽古镇与吴江古纤道运河相依相存的特点,展示318国道的建设给震泽古镇旅游业带来的帮助;第三,要引导学生思考震泽古镇旅游业繁荣的原因,最终充分印证“想致富,先修路”的思想理念。 (二) 新课讲授 知识点:交通运输布局对震泽聚落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教学设计 (1)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教学设计。①聚落定义。教师活动:讲解地理学聚落定义,展示山区乡村聚落以及震泽古镇居民聚落素材。学生活动:仔细听教师讲解,了解聚落的定义,了解震泽居民的生活情况和民俗习性。师生互动:探讨偏远地区山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差异。②案例:吴江古纤道的修建历史。教师活动:展示视频素材《千年古运河,见证历史变迁》,了解古运河的修建目的、修建意义、起止地区、存在时间、全程长度、对沿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城镇部落崛起产生的影响、对南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学生活动:观看素材,了解古运河对震泽古镇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感受古运河建设前后吴江地区经济文化以及部落形态出现的变化。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思考震泽古镇旅游产业今非昔比的原因。③案例:318国道对震泽旅游业产生的影响。教师活动:展示视频素材《常有一丝牵挂在震泽》《震泽,原汁原味的江南古镇》《308国道,人生终究要走的一条路》。学生活动:观看素材,了解震泽古镇旅游业的发展速度之快,分析水上交通古运河以及陆地交通国道公路对震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制作交通对聚落形态影响的思维导图。 (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案例:震泽旅游产业发展纪实。教师活动:素材展示:震泽古镇旅游产业经济增长变化报告、震泽古镇居民收入变化报告、震泽古镇运河地段修补情况文件、震泽古镇区域规划。学生活动:观看素材,听教师分析讲解,了解古运河修补以及国道318开通为震泽古镇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师生互动:思考交通跟区域发展的关系。 2.设计意图 该知识点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多样化的文本、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古运河的地理特征和历史特点以及古运河对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有全面的认知,让学生进入情景,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合作协调商讨问题,最后梳理整合问题,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地处吴江区域的震泽古镇是一个典型的旅游城镇,来这里旅游的人络绎不绝。震泽古镇的特点是城镇建造在水中,乘船旅游是震泽古镇的主要赏景模式。震泽古镇主要的经济来源是旅游收入,古运河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游客出行的便捷性,赋予古镇独到的特色,而318国道的开通也为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想来古镇旅游的人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交通运输方式的成熟与完善极大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该教学设计首先抛出“聚落”解读这一问题,然后借助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让学生观看震泽古镇居民建筑和各个部门的分布情況,加深学生对聚落的理解。然后从水陆交通两个层面引领学生分析震泽的发展变化史,分析古运河以及国道对震泽古镇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接着引导学生交流协作,让学生将思考成果进行整合,制作成思维导图,强化学生的理解记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结语 为了贯彻落实地理新课程标准,笔者选择趣味性较强的景点地区——吴江震泽古镇为研究案例,分析震泽古镇交通运输布局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该设计严格遵循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通过素材处理、情景创设、兴趣激励、独自思考、互动交流、思维梳理、知识整合等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刻领悟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影响聚落形态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科学地认识人和地理、自然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构建出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地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婷婷.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评价与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王建芹.谈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09). (责任编辑? 王小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