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桂、杏 |
释义 | 桂、杏桂、杏桂属木樨科常绿阔叶植物,因其叶脉形如圭而称桂。桂花作为观赏植物,亦有盛名,常植于庭院庙宇之中。“两桂当庭”是我国传统桂树配植方法。桂花亦可与松树配植,“丹葩间绿叶,锦绣相重叠”,更为美丽壮观。
“二月杏花”是指春天在京城举行的殿试(即春闱),“八月桂”是秋天举行的乡试(即秋闱)。 此外,“桂”谐音“贵”,旧时象征富贵的吉祥图案也常以桂花入图。如“连生贵子”,绘莲花、桂花的纹图;“福增贵子”,绘蝙蝠和桂花的纹图;“贵寿无极”,绘桂花和桃花的纹图。 杏树为蔷薇科落叶乔木。原产我国,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史。《礼记·内则》中已有“桃李梅杏”的记载。《管子·地员》中亦云:“五沃之土,其木宜杏。”《山海经》中也有“灵山之土,其木多杏”之载。其时杏与梅、李、桃一样,采果为食用或作调味品。 杏又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其花淡红色,与梅、桃、李诸花相仿。但奇特的是,杏花会变色,初放时纯红,后逐渐变淡,花落时则又为纯白。因此古人认为杏花“白白红红一树春”,“远胜桃夭与李秾”。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诗专咏杏花变色,云:“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 最著名的是宋词人宋祁《木兰花》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古今传诵,脍炙人口,以杏花盛开衬托出春意之浓。词人在当时就因此获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美称。 杏的另一吉祥寓意则与读书、科举、功名相联系。旧有“杏坛”、“杏园”之说。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庄子·渔父》载: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后人因此在山东曲阜孔子庙大成殿前,筑坛建亭,立碑植杏。到宋朝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增修祖庙时,在大成殿后,以讲堂旧基石为坛,植杏成林,取杏坛之名。后世也泛指为授徒、讲学、解惑的地方。 “杏园”则为唐都长安新进士游宴之地,在大雁塔南,曲江池畔。唐刘沧《及第后宴曲江》诗云:“及第新春选胜游,杏园初宴曲江头。”后世也常以此喻进士及第,科举高中。如唐温庭筠《春日将欲东旧》诗云:“几年辛苦与君同,得丧悲欢尽是空。知有杏园无计入,马前惆怅满枝红。” 明清时,每年二月举行进士科考试,正值杏花开放季节,殿试中考者,皇帝赐宴以贺。旧有吉祥图案“杏林春燕”,绘杏花与飞燕的纹图,寓进士及第、榜上有名、仕途腾达。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