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促深度学习 |
范文 | 黄金凤 地理课程基本理念强调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但现在的地理课堂中仍然存在着注重记忆、强化训练等浅层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深度学习注重在一个情景中学习的内容迁移应用于新情景的过程。传统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并不能满足对学生深度学习的评价。而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结果作出判断。评价不仅是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更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评价,从而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本文只要从表现性评价的三个核心要素“表现性评价目标、表现性任务、评价量表”入手,设计表现性评价,让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一、遵循课程标准指导,确定表现性评价目标 表现性评价目标是学生能够切实应用,实现持久理解的。“应用”属于布卢姆认知水平理论中较高的认知层次,属于高级思维能力。而深度学习的核心目标也是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制定表现性评价目标时应该在基于课程标准前提下,在结合对学情、学材的综合分析下,制定学习目标,从目标中找出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的目标。 因此,在六年级下册区域地理《日本》这一节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学习目标。 1.在世界地图、日本位置轮廓图等地图上指出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理解层次) 2.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日本地形图、板块构造图,概括日本的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特点和自然灾害,并运用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理解) 3.运用相关的图文资料,联系日本港口、资源、人口等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点,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实例。(应用层次) 表现性评价强调真实情境中知识和技能运用,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创造出问题方案或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证明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根据表现性评价目标的这一界定,上述目标中,目标3“运用相关的图文资料,联系日本地理位置、资源、人口、交通等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特点,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实例。”符合设计表现性评价的标准。 二、真实情境下设计可激发学生综合思维的表现性评价任务 表现性评价目的在于测量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的能力,常常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步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评价: (一)进行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学生具备了哪些前在知識经验,确定设计的任务对学生而言是否具有挑战性。因此,任务分析主要分析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学生的已有基础,二是明确在达到这个学习结果的过程中学生将要经历的认知过程。 对目标3“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实例”进行任务分析。《日本》是学生学习世界地理部分所学习的第一个国家,学生不具备分析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的前在知识,但是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从地图及文字资料中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要实现评价目标学生需要了解资源、人口、交通等要素对工业分布的影响,进而结合日本的国情归纳日本工业分布的特点。 通过对任务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同时具有很高的挑战性,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综合思维,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二)设置问题情境 地理源于生活,并指导生活。真实是指对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个人意义,与日常经验相符的问题情境。脱离现实的问题情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雾里看花”。 例如,评价任务“分析日本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的实例”,结合评价目标笔者设计情境“投资建厂”,这一情境对大部分学生都有意义,同时又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初一的学生大部分学生了解创业、工厂的浅层知识,因此是“真实”的情境。 (三)撰写评价任务 含糊的任务会让学生无所适从,综合任务分析我们了解学生有哪些前在知识,达成表现形式评价任务需要的支架,所以在撰写评价任务时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支架,明确任务要求。 例如:你和你的合伙人准备到日本投资建厂,现在你需要进行前期调查,来确定你工厂的选址。 需要考虑的问题: 1.你们需要调查哪些资料(你建设工厂需要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2.日本的具体国情:人口、资源、海岸线、技术等等一系列相关资源。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量表 评价量表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明确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可以帮助老师做出公正的判断,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量表的使用可以更直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利于教师掌握课堂学习效果,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 综上所述,表现性评价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前在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评价目标的设定基于学科课程标准,评价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思维和能力,更加有利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评价标准的制定过程将教师的教与评,学生的学与评有效地统整,由此可见,表现性评价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了教、学、评的统一。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