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思考 |
范文 | 孙丽 摘 要:古文可以称作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也是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小古文是短小浅显的古文,虽然是一种文言文,但是篇幅不长,理解难度较小,具备很强的趣味性,特别适宜儿童阅读与理解。所以在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对小古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让他们在充分理解和分析小古文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要注意开展文言启蒙活动,以小古文教学为载体进行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 关键词:中高年级语文;小古文;教学策略 小古文文字简单凝练,篇幅短小,能够让小学和中高年级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加上小古文往往包含着生动直观的形象,拥有深刻的寓意,所以能够让学生在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产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教学当中,小古文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教师需要做好小古文的教学设计工作,引导学生多角度解析小古文,从中习得语文知识和方法,积极品味其中的情感和文化,促进语文教学深度发展。 一、利用诵读方法学好小古文 小古文虽然短小,但是仍旧属于文言文的范畴,在很多时候需要学生咬文嚼字,也就是加强小古文阅读,读得字正腔圆,以便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度理解小古文内容。对于小古文的学习来说,有效诵读是基础,也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好这一内容的基础途径。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足,对于小古文比较陌生,在诵读当中也会遇到重重阻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示范朗读的方法,把学生带入古文诵读当中,让学生利用模仿的方式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教师在示范朗读时需要保证吐字规范,注意重音、语速等。比如,《杯弓蛇影》中“酒中复有所见不?”当中的“不”读fǒu。教师就需要在示范朗读的过程中做好解释,并让学生反复练习和加深记忆。另外,小古文的类别多样,内容也各不相同,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趣味性的诵读方法增强他们的小古文学习兴趣,并适当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再如,在教学《杨氏之子》时,可以利用表演朗读的方式进行诵读,有效体会文本的内涵;《两小儿辩日》可以模拟对话,运用辩论性分角色朗读方式增加诵读的创新性。 二、利用多元形式理解小古文 在小古文学习当中对其进行认真诵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方法,能够让学生品味文言文独特的音韵美,为学生学习小古文种下兴趣种子。但是只是让学生进行诵读,而不带领他们进行小古文内容的理解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影响小古文教育价值的体现。为了让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小古文的过程中,顺利把握文本的内容与主题内涵,掌握其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就需要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古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在选择理解方法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小古文的内容特征,保证方法新颖独特,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时,为了增强学生对这篇小古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教师在朗读讲解的同时,可以开展分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兔子、农夫、树桩等,帮助学生理解小古文内容,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再如,在教学《狐狸与葡萄》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笔和纸,用画画的方式呈现自己对于小古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小古文课堂教学带来无限趣味。 三、重视拓展仿写创编小古文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经过了前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语文学习和理解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对于文言文的认识也在逐步增加。当学生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积累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小古文教学中适当增加难度,尝试引导学生模仿写作或者是创新写作,使得他们对小古文书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分析与灵活运用,锻炼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方法。事实上,教材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个经典的范例,提供范例的目的在于借此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在教材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仿写创编,让学生对小古文学习产生更强大的动力与积极性。例如,在学习了《两小儿辩日》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仿写小古文,自主选择一个辩论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运用古文书写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编,体现学生本身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对本课学习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消化吸收。 学好文言文对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来说有着很大的益处,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以及身心特点,难度过大的文言文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古文虽然也是文言文,但是短小精悍能够让学生初步接触并了解文言文,感受到文言文学习的樂趣,让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把小古文教学作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契机,指导学生对小古文进行认真诵读和深度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模仿和创编的能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古文的支持之下得到发展。 编辑 温雪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