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班本课程 生发感恩之情 |
范文 | 陈乐云 摘 要:为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之道德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结合该课程的基本特征之“生活性”和“开放性”,立足课堂,统整教材,创设班本课程,让学生走向生活,生發感恩之心,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主要探讨感恩父母之心的班本课程的生发教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班本课程;感恩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发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那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之道德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不妨结合该课程的基本特征之“生活性”和“开放性”,立足课堂,统整教材,创设班本课程,走向生活,让学生生发感恩之心,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一、统整教材,为班本课程创设生活资源 道德与法治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这正是该课程的基本特征之——生活性。课程的内容编排正体现了这样的特点。 纵观教材,在一年级下的第三单元中安排了主题:我爱我家,共4课。三年级上册安排了主题: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共3课。六年级下册安排了主题:再见,我的小学生活,共2课。 这三处小学不同阶段同一主题、螺旋上升的课程内容安排,其目标都有指向:感受父母之爱,回报父母之爱,成为知恩图报、富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人。我们在教学时,可立足课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班本课程进一步开展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父母之爱,进而又走向生活,生发感恩父母之心。 在学习了一年级“我爱我家”整个单元后,笔者开展了“最美家长是我(? ?)”的班本课。选取了精美的“最美家长奖状”,由孩子们亲手颁发给自己的家长,并在暑假期间认真观察记录家长的最美行为。暑假结束后,进行交流评比,比比谁发现的家长最美行为最多、最全面,谁记录得最用心。由获得“最佳慧眼奖”的前三名学生上台大声宣读自己父母的最美行为,引起大家的内心共鸣。这样,既让全体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家长对自己的辛苦付出,从而产生感恩之心。 借六年级一个毕业班,学习了“再见,我的小学生活”后,笔者分三课开展感恩父母的班本课:第一课:感恩父母名言警句行;第二课:感恩父母诗歌抒写行;第三课:感恩父母颁奖卡制作行,每课两课时开展教学。 这样统整教材,为班本课程创设丰富的生活资源,提高了道德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情境,为班本课程创设个性体验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特征第四个特征——开放性中指出: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正因为遵循这样的课程特征,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尝试着立足课堂,走向生活。 在借班学习了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后,结合3课的内容,笔者特由课堂走向生活,安排开展了班本课——“成长献礼活动”。 “成长献礼活动”课中每位学生要制作一份感恩礼物送给爸爸妈妈。为此,特进行课程整合,与美术老师合作,在美术课上,开展“创意秀图”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制作感恩礼物的技能。具体开展过程如下: 1.第一板块:学习美图,掌握方法 课前:学生收集十年来的个人成长照片和与家人的合照,作为图片素材;全班40个学生,将学生4人一小组,分为10小组。 课中:在美术课上取长补短,相互合作,使用美图秀秀软件,学习剪切、美容、滤镜等美图技巧。 2.第二板块:小组合作,制作相册 制作相册:美化、洗印照片,发挥创意,制作感恩相册。 3.第三板块:精美相册,感恩回报 赠送相册:期末,家长孩子齐聚学校操场,开展亲子拔河比赛。经过三轮的家长与家长、孩子与孩子、家长与孩子的拔河比赛后,在家长与孩子心走得最近的时候,让孩子们赶紧送出自己制作的精美相册,送上自己的感恩话语和祝福,回报父母之爱。 这样,创设情境为班本课程创设鲜明的个性体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三、搭建平台,为班本课程创设互动平台 六年级下学期,学生临近毕业了,是小学最后一年的学习生涯。为推进感恩主题的课程研究,使感恩教学更富有底气,更融入学生生活,笔者提前开展了第四单元课程内容——再见,我的小学生活的教学。笔者在学生明了了单元目标,撰写了“成长大事记”后,请学生在大事记后面写上要感恩的对象,借机穿插了感恩父母的班本课程的教学。此次感恩父母亲情分三课进行,以期通过这六课时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父母的爱,懂得要感恩父母,并付之以行动。课程教学由语文、美术、班主任等教师合作完成。 第一课:感恩父母名言警句行 本课主要是选择了一些感恩父母的名言警句,让学生读一读,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一份感恩之心,再积累自己喜欢的一部分句子,然后试着仿写几句,送给自己的父母。 本课编排目标为:1.通过诵读先辈感恩父母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向先輩学习,做一个懂得感恩之人;并激发学生感恩父母之心。2.通过仿写、创作感恩父母的佳句,表达学生内心的感恩父母之情。 通过两课时的诵读、仿写、创作,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内心澎湃的感恩之情,第一课班本课程教学目标达成。附个别学生佳句: 妈妈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林政含 母爱是我心中一团巨大的火焰,让我充满力量。——余昊特 爸爸的爱,如一缕暖阳,伴随着我的人生之路。——陈聚浩 拥有父爱和母爱,是我最大的人生财富。 ——李逸航 第二课:感恩父母诗歌抒写行 师生合作诵读诗歌,学生尝试书写诗歌,赞颂父母对自己的爱。 本课编排目标为:1.通过学生合作诵读教师自编的诗歌,营造氛围,激发学生感恩父母之心。2.学生自主创作诗歌,表达内心的感恩父母之情。 通过合作朗诵、积累诗歌,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达到了一定的顶点,可以说是心门大开。这样,乘机引导学生给爸爸妈妈书写感恩小诗就水到渠成了。孩子们写得还挺精彩的。 第三课:感恩父母颁奖卡制作行 本课编排目标为:1.为父母精心设计制作颁奖卡,并写上奖项和感恩之佳句或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2.在家长会上为父母颁奖,感受温馨时刻,将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推向终极目标——做一个懂得感恩之人,学会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第三课,在学生完成了颁奖卡的精心制作之后,乘机要求该六年级的班主任组织召开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家长会上,学生先饱含深情地为家长朗诵诗歌——感谢父母的爱,并大声宣读自己为父母所设的奖项,然后为家长献上颁奖卡和代表敬意爱意和祝福的康乃馨。家长也为学生送上代表人生百味的七彩巧克力鼓励学生在人生路上勇敢品味,大胆前行。颁奖会现场孩子和家长真诚相拥,场面温馨感人,班本课程教学大获成功。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立足课堂,统整教材,创设班本课程,搭建体验平台,走向生活,生发感恩,这样,让教与学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提高道德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李英梅.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J].才智,2019(18). 编辑 王彦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