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趣”中立德树人
范文

    江演娟

    摘 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创设趣味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就教师如何打造趣味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探讨。

    關键词:课堂教学;趣味性;立德树人

    学习兴趣是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是推动学习活动的高效催化剂。当学习者对某事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时,便会感到学习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内部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让其孜孜不倦地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若学生兴味索然,必然淡化道德与法治课固有的科学内涵,并丧失其独有的育人功能,无法落实“立德树人”。教师创设趣味课堂,让学生爱上道德与法治课,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在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开篇新颖巧妙,诱发“趣味”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是课堂的第一锤。新颖巧妙的课堂导入如同好的序曲,能先声夺人,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使其心理达到最佳的状态,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假如课堂导入欠佳,学生便感到索然无味,甚至产生抵触心理。如“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一课的导入,我先让学生演绎了一个幽默小故事。故事幽默有趣,学生的注意力瞬间转移到课堂上,课堂传出阵阵笑声。我及时发问:这位学生有说话的权利吗?大部分学生的思绪都被吸引到课堂学习中了,但仍有两位学生在说悄悄话,我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让其中一位学生站起来发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位学生幡然醒悟,羞愧地低着头默不作声,我便把问题抛给了全班学生。学生纷纷发言,答案五花八门。我并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留下了一个悬念,顺势导入本课:“到底学生有没有这样的权利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自然明了,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让学生带着疑问,保持兴致,进入新课探讨。

    学生对所学感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公民的基本权利”这一课的导入既婉转地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提出了批评,又诱发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内容上,水到渠成地导入了新课。

    二、善待“意外”,在“意外”中收获“趣味”

    课堂是动态生成、充满变化的。课堂教学随时都有“意外”出现,如果对它熟视无睹或者草率打断,可能会错失有价值的生成,造成课堂封闭、沉闷、毫无趣味。积极、合理地处理好这些“意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促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收获因“意外”而来的惊喜。如:讲授“憧憬美好集体”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五个手指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故事简单明了,学生很快就领会到故事启示我们要懂得合作,与课前预设一样。突然,一位男生大声说道:“老师,我觉得这个故事不科学,我可以用一个手指把小豆子拿起来。”这位男同学的看法完全超出了我的预设。我便结合教学所需,因势利导,举行了夹粉笔大赛,让学生尝试用一根手指把豆子大小的粉笔拿起来。学生兴致满满,争先恐后地到讲台上接受挑战,有的失败了,有的经过几番努力成功了。我引导学生思考:假如让你去拿豆子,你会选择用一根手指去拿还是几根手指一起去拿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纷纷表示用几根手指拿好,手指相互合作,轻而易举。这个“意外”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也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收获了“惊喜”。

    学生的一个举动、一个回答都可能是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教师若能及时捕捉课堂上出现的“意外”,并加以引导、开发和利用,便能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发生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激活课堂,使课堂充满趣味。

    三、实验化教学,在实验中点燃课堂“趣味”

    学生对实验都津津乐道,把实验法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能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趣味化,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如:在“集体生活邀请我”这课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深刻地理解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我采用了实验化教学。上课时,学生听说做实验,都兴致勃勃,充满好奇。我让一位学生上台协助做演示实验。第一步,学生把吸管里的一滴水滴在玻璃上,然后放在酒精灯上烧。引导学生观察水滴很快被烧干了。第二步,学生把一杯水放在酒精灯上烧同样的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到水冒烟了,但并没有被烧干。这时,我抛出了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刚才的水滴不被烧干?学生兴致盎然,回答一浪高过一浪。有的说把它滴在那杯水里;有的说把它放在湖泊里……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若把个人比作水滴,集体比作一杯水,这个实验带给你什么启示?有学生说个人的力量弱小;有学生说集体的力量比较强大;有学生说个人应融入集体,个人的力量才能变得更强大……

    采用实验教学方法,可以以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自主探求,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很好地完成知识迁移。

    创设充满趣味的道德与法治课堂,道德与法治课便会悄然走进学生心田,在学生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参考文献:

    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1: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