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大班数学教案:谁是卧底 |
范文 | 潘峰 设计意图: 活动来源调整 (一)源于我园标准化工作的推进 我园在推进标准化工作的过程中,老师和幼儿经常整理班级物品和幼儿操作材料,老师了解到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二位分类基础,结合大班幼儿数学核心经验的发展轨迹,尝试开展层级分类活动。通过活动促进集合与分类核心经验的生长,更重要的是训练幼儿思维导向,锻炼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源于大班上期的一个数学活动“占圈” 大班上期有一个关于集合与分类的活动,同样是这样的两个圆圈,同样是以孩子身上各种不同来作为其中的活动材料。但是区别在于,“占圈”的活动是一种一级分类,而这个“卧底”实际是个升级版,属于层级分类的活动,因此,会放在下学期,孩子们对一级分类有了一定的了解,再来开展会更适宜一些。 (三)源于快乐数学教材“大风吹” 上学期我园使用的是快乐数学的教材,其中有一个活动就是二级分类的“大风吹”,活动是以游戏口令为主线。“大风吹,吹什么?”听到指示开始分类,分类的对象是各种样式的图案粘贴。孩子们在语言和简单符号的提示下,能够比较顺利地进行分类粘贴的过程,较直观,但是在贴的过程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对应的符号在圆圈的上面,因此有些匹配的导向。 活动目标: 1.尝试按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类。 2.能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 3.积极探索,体验合作的快乐。 重点难点: 人与人:可以看出操作材料就是孩子本身,从孩子身上找出各种不同。 多角度:分类的核心经验三提出,同样的一组物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它有助于幼儿对集合与分类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有关集合的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变得更多样化。 多层次:也就是层级分类的体现。 符号:要孩子们尝试记录,也就是需要他们首先建立起符号与线索、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相当于符号作为一种思维中介,来促进孩子们把线索与卧底之间建立起联系,存在一定的生活经验或理解思考之上才能更好地开展这个活動。 探索、合作:我们通常都知道目标的设定第三条为情感类的,但也是在活动中可见并能够通过活动实实在在达到发展的,比如这个游戏就需要小组之间很好地商量、协调,通过线索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从而达到层级分类的目的。 活动准备: 小标签、地上贴两个不同颜色的圆圈、两个小黑板、记号笔、记分牌。 活动过程: 一、引入 (找不同) 今天请你们到这里来,是要玩一个很好玩的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作“谁是卧底”,请你们来当小侦探,找出卧底,好吗? 要想当好一名小侦探,必须得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好,现在请所有的小侦探来接受考验!请用你明亮的眼睛来仔细看看你跟其他小朋友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告诉我。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出相应的标志(比如:衣服、裤子、鞋子等),引导幼儿站出集合,比如“长袖的请起立,短袖的请起立”。 二、示范层级分类 “哇,你们发现了这么多跟别人不同的地方!顺利通过考验,你们都成为一名小侦探,现在就开始你们的侦探工作吧!” “侦探们,你们知道卧底是谁吗?那我来给你们提供一点线索,一次只提供一个线索哦。”教师贴出第一个标记作为线索。“侦探们来猜猜这条线索代表什么意思?”(站一站:符合这个条件的在哪里?不符合的又在哪里?) “瞧,地上有什么?你们可以用地上的两个圈把符合条件和不符合条件的人区分开来吗?”(我们一起发出指令,请***的站在绿圈,***站在红圈。) 小结:为什么我们找出来的卧底就是他?(因为他符合所有的线索)我们用一个线索就能把结果分成两份,一次又一次地排除不符合条件的人,最后才能找出卧底。 检查粘贴好的标志,看是否正确。 三、幼儿分组游戏 确定组内一个人作为目标,然后简单画下寻找他的三个线索。请对方根据线索发出指令,寻找答案。 “现在咱们分两组进行谁是卧底的游戏,按照座位分成两个组,看看哪一边的小侦探更厉害一些。听清楚游戏规则:(1)分组商量选一个人作为卧底,然后把粘贴藏在他身上;(2)根据选出来的卧底,在小纸片上画出三条线索,尽量画得准确一点;(3)画好将线索交换给另外一组小侦探,请他们发出指令,你们来占圈。 如果提供的线索准确,指令发出也很准确,又快又好地找出卧底即成功;反之则失败。 四、师幼总结 “这个游戏好玩吗?来想想看,小侦探们都是通过什么办法来找出卧底的?”(根据线索一层一层来分类,就可以去掉不符合条件的人,最后所有条件都符合的就是卧底啦。) “当然,我们平时还有很多时候可以用这个方法来从很多东西里找出你想要的,再试试看,好吗?” 活动总结: 一改教案:调整游戏基调。将原来孩子们不感兴趣的“猜猜他是谁”游戏调整为任务性游戏“谁是卧底”,孩子们在执行任务中,与生活游戏接轨,由于代入感比较强,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很高,这样的游戏会让孩子觉得数学有趣。 二改教案:调整操作材料。将原来“找不同”环节中的图片操作材料调整为直接将幼儿作为材料,与生活链接,从孩子身上寻找不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改教案:调整游戏内容。调整你画我猜和大风吹游戏,直截了当地提出寻找卧底任务,出示“线索”,根据线索去发现问题,训练思维导向,通过分析、判断,解决问题。 因此,通过这个活动,我更明白,一个相对较成熟的活动,看似环节并不复杂,但需要老师思考的内容却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每一个环节都要禁得起推敲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