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
范文 | 张春颖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理念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解题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建模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拥有的能够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并且可以终身受益的关键品质与能力。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数学解题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本文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 一、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创新能力 当前社会发展对于核心素养中创新能力的要求日渐提高,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创新能力。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中,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场景并不多,更多的是采用了“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学节奏紧凑,很多学生在上课前没做预习,不知道这节课要学什么,在课上听得迷糊,不知道新知识点是怎么被引入的。这就导致了恶性循环,不仅影响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多采用提问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课后可以给学生预留一些关于下一节课的知识点引入问题,此类问题最好是“开方式”的概念问题或者举一反三的趣味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独立思考或者创新性解决,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重心其实是放在课后的知识点巩固练习上,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则要求老师将教学重心前移,在课前的预习和课上的知识教学中渗透更多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自己的理解来接受新知识,而不是抵触式学习。 二、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高中数学并不像高等数学一样偏理论,很多高中数学知识都可以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数学建模能力是指将数学题或者生活实际应用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最终抽象成为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的能力。数学建模过程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数学抽象能力,即将一个生活实际问题抽象出一个数学模型,转换为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这一章时,会有很多的几何概念。有一些较难的题目会结合方程不等式甚至是初中几何定理来考查学生。比如对于校园草坪的灌溉喷头该如何布置使得效率最高这类问题,要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先将实际的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找出隐藏在实际问题中的数学问题条件。又如在考虑哪种灌溉方式效率最高时,通过数学建模转化为数学问题后会产生两个数学条件。首先,灌溉区域必须包括整个草坪区域;其次,要让灌溉效率最大,需要灌溉面积和草坪面积的差最小。在确认了这两个约束条件之后再选出合适的灌溉方式即可。这类题目没有明确的思路,方案之间也没有明确对比的方法,因此对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要求较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留意,让学生不断总结相似的题目,去提升自己的数学建模能力。 三、融合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高中数学是一门侧重考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图形抽象能力的重难点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畏惧心理,自主学习能动性不高,只能在题海中挣扎,因此产生了恶性循环。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教学课堂已经可以完全实现现代信息化教学。使用信息化教学并不是为了顺应潮流,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灵活使用。使用信息化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将生涩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形象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融合信息化教学有很多方面的好处,也是当前教学方式改变的一个大趋势。(1)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能够将完整的思维过程更加有条理地展现给学生。例如,在教学高中立体几何时,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缺乏直观的图形展示,在教学的过程中已经给学生留下很重的空间思维负担。而利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可以将解题过程更加立体化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接对着形象的空间图形进行思维运转,而不是在脑海里面构造。同时可以将重点的解题突破口在图形上进行标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2)信息化教学还可以节省传统教学中教师板书的时间,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时间。同时,信息化教学不但可以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通过给学生预留更多的思考时间,加强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发散学生的思维。(3)信息化教学可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通过信息化技术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更好的了解。课上课下可以使用信息化教学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并且利用信息化技术节省传统模式下老师的批阅时间,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省时有效,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可以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用分层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是符合当下社会以及教育趋势的,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多总结,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新能力、结合生活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能力和融合信息化教学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质进行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振强.高中生核心素養之“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与思考:以“建立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4). [2]王洛阳.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微课设计研究[J].中学理科园地,2017(4). 编辑 李建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