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
范文 | 史惠兰
摘 要:分析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优势,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单词复习、梳理思路、话题作文等教学环节的操作方法,试图研究出一條运用思维导图有效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活动 一、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英文是Mind Map 或者Thinking Map,是一种以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以头脑风暴(激发灵感)方法为基础,旨在建立一个适当或相关的概念性组织任务框架,充分利用人类左右脑的生理机能,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简单却又极其有效。在外国,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孩子们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了孩子大脑的无限潜力。在中国,思维导图这种学习方式近年来也被人们熟知,流行起来,很多教师和家长开始有“思维导图”的概念和意识,进而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孩子梳理所学知识。由于大量的单词对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是个难点,因此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掌握一门非母语的新语言。 二、思维导图的优势 1.加强知识记忆 加强对知识的记忆,思维导图是一个好办法。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记忆。人们对于图像会有更直观的印象,因此更能加深记忆,在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图像和相关关键字进行联系,这样就调动了人的视觉感官。 2.节省学习时间 由于思维导图最明显的特点是呈现关键词,所以当我们看到导图时,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词上,避免全篇的内容输入,这样节约了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并且思维导图之间的连线会引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整合知识。 3.激发孩子创造力 如果引导孩子自己对一个阶段内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制作一个思维导图,我们需要在创作的时候使用颜色、关键词的提取、形状和创造力。右大脑负责抽象思维、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时思维导图的制作就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右脑。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案例 1.帮助学生归纳所学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简单,缺少融会贯通的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把已有知识和未知领域相联系,能够让学生看图回忆起相关内容,并且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归类。比如下图,五年级下册学到了形容词,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带领孩子分类回忆所学的形容词: 2.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写作一直是比较头痛的事情,思维导图在写作课上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帮学生梳理写作的关键词并给予提示,在此基础上写作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例如下图,要求学生写下周的计划,可以这样来做: 3.帮助学生记忆故事 学语言需要大量的积累,课文的素材是经典,所以要求学生背诵,但是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制作思维导图,那么可以很快帮助记忆。比如下图,是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Its big and light的重点内容的整理,描述三个包的特点: 通过在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剖析了思维导图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讨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工具在小学英语课堂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期盼能为小学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些引领和帮助。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