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前后护理方法与应用价值分析 |
范文 | 谭以梅 【摘 要】目的:分析手術前后护理(围手术期护理)在室间隔缺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与笔者医院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80例患者,基于其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室间隔缺损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6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1 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心病类型,在婴幼儿中约有0.15%的发生率,在所有先心病中约占20%,对于此病,临床多以介入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以封堵其胚胎时期未发育完全的室间隔[1]。临床护理本身便会为手术疗效提供良好的辅助,而室间隔缺损患者采取手术时年龄普遍不大,因此临床护理对于患者而言便更加地重要。本文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与笔者医院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80例患者,试分析手术前后护理对室间隔缺损患者的重要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与笔者医院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80例患者,基于其接受的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岁~23岁,平均(14.20±4.22)岁。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6岁~22岁,平均(14.41±4.14)岁。将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结果为P>0.05,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常规健康宣教,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给予出院指导。研究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具体为: (1)术前 首先,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前应对其营养状况进行评估,将重度营养不良者筛选出来,以免其无法耐受手术。其次,室间隔缺损者采取手术时年龄普遍不大,生理、心理均未发育健全,缺乏足够的心理调节能力,很容易因外界影响而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部分年龄较小的患儿还会哭闹、抗拒手术,为了其生命体征能够在术前平稳下来,为了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医护人员应为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通过聊天、播放舒缓音乐等方式缓解其紧张的情绪,提高其对手术配合度。 (2)术后 首先,术后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血压,以免术前禁食禁水、术中使用造影剂等操作导致术后体循环血容量发生变化,影响血压的稳定。其次,术后应做好低体温护理,以免因机器转流、血液流动、全麻导致神经功能调节能力紊乱等原因引发低体温问题,若患者体温高于38.5℃,应为其物理降温,若无效再以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化学降温。此外,应给予患者营养护理以促进其更快地恢复,应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以提高其配合度。最后,还应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护理,例如:患者易在术后发生肺水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做好吸痰、清理气道、控制机械通气时间等气道护理,以预防感染或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可能发生封堵器脱落或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临床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面色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取决于患者及其家属对科室自拟的满意度调查表的填写结果,调查对象为患者及其家属对各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有满意、尚可及不满意三种选择,总满意率即为满意率和尚可率总和[2]。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19.0版统计学软件中纳入本研究中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通过统计分析后结果若为P<0.05,那么便意味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 研究组有95%的患者满意度,比对照组的70%高得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研究组仅2.5%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的17.5%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室间隔缺损作为典型的先心病可以通过介入手术进行治疗,但其手术能否成功、患者能否术后恢复良好则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若是护理不到位或护理不当,患者术后非常容易发生并发症,进而影响到其预后恢复[3]。对此,仅进行简单的常规护理是远远不够的,临床需要为患者开展完善的术前、术后护理,通过围手术期护理来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本文中研究组便采取了围手术期护理,其在术前除了为患者进行各种准备工作,还为其进行了心理干预和营养评估,以确保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均适合进行手术;在术后,其又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配合度,通过生命体征监测来确保其术后安全,通过并发症护理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患者对其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并发症也更少的发生。见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vs7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vs17.5%),无疑都证明了这一点。 结语: 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于室间隔缺损患者可以有效提高其满意度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陈冰洁,宋颖,贺琼.围手术期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04):55-56. 孙德礼.临床护理路径在室间隔缺损患者手术中的护理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3):228-229. 冯冬,吴元元,王晓蕾.临床护理路径在室间隔缺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5):108-10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