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学前流动儿童对父母角色的认知研究
范文

    耿玥 王晓芬

    

    

    

    【摘要】为考察学前流动儿童对父母角色的认知水平,研究者围绕对父母社会特征的认知、对父母情感态度的认知、对亲子关系的认知等三个方面,对280名流动与非流动儿童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流动儿童对父母姓名、职业、爱好等社会特征的认知水平低于非流动儿童,部分流动儿童对开放式问题难以作答,流动儿童对父母角色的认知在园所性质上存在一定差异。研究者据此建议提高亲子陪伴质量,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将流动与非流动儿童混合编班。

    【关键词】流动儿童;非流动儿童;父母;角色认知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04-0003-04

    学前流动儿童是指跟随父母去往工作所在地,居住半年以上的3~6周岁儿童。近年来,学前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长,学前流动儿童认知研究日益受到学者关注。皮亚杰指出,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时,各年龄段儿童都有一套独特的表征策略和解释世界的方法。〔1〕儿童对父母角色的认知是指儿童对父母这一角色内涵、外在特征、内在职能等的认识和理解。父母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儿童对父母角色的认知影响着亲子互动质量。本文拟探究学前流动儿童对父母角色的认知情况,以期为改善学前流动儿童父母职能、增进亲子关系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140名流动儿童和140名非流动儿童(均为学前儿童,下同)为访谈对象。140名流动儿童包括男孩70名,女孩70名;中班儿童71名,大班儿童69名;来自只接收流动儿童的幼儿园(以下简称流动园)的儿童80名,来自兼收流动与非流动儿童的幼儿园(以下简称混合园)的儿童60名。为方便对比,研究者从混合园及只接收非流动儿童的幼儿园(以下简称非流动园)选取了共140名非流动儿童作为访谈对象。需要说明的是,小班儿童因在预访谈中表现欠佳,故未被纳入正式访谈范围。研究对象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二)研究方法

    研究者围绕对父母社会特征的认知、对父母情感态度的认知、对亲子关系的认知等三个方面对280名受访者进行访谈,以全面考察流动儿童对父母角色的认知现状。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流动儿童对父母社会特征的认知

    1.父母姓名

    95.0%的非流动儿童知道父母姓名,而只有85.0%的流动儿童知道父母姓名。经分析发现,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对父母姓名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在流动儿童中,对父母姓名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年龄和园所性质差异(p<0.05),表现为知道父母姓名的女孩占比(91.4%)高于男孩(78.6%),知道父母姓名的大班儿童占比(91.3%)高于中班儿童(78.9%),知道父母姓名的混合园儿童占比(93.3%)高于流动园儿童(78.8%)。

    2.父母职业

    78.6%的非流动儿童知道父母职业,而只有66.0%的流动儿童知道父母职业。经分析发现,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对父母职业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流动儿童中,对父母职业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別和园所性质差异(p<0.05,p<0.01),表现为知道父母职业的女孩占比(75.7%)高于男孩(55.7%),知道父母职业的混合园儿童占比(78.3%)高于流动园儿童(56.3%)。年龄差异不显著(p>0.05)。

    3.父母爱好

    70.0%的非流动儿童知道父母爱好,而只有55.0%的流动儿童知道父母爱好。经分析发现,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对父母爱好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1)。流动儿童对父母爱好的认知水平在性别、年龄和园所性质上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

    4.父母口味

    经分析发现,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对父母口味的认知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流动儿童中,对父母口味的认知水平在性别、年龄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在园所性质上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知道父母口味的混合园儿童占比(81.7%)高于流动园儿童(65.0%)。

    (二)流动儿童对父母情感态度的认知

    经分析发现,有80.0%的流动儿童认为父亲喜欢母亲,与非流动儿童无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询问父亲喜欢(不喜欢)母亲的原因,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在归因时仍未见显著差异(p>0.05)。儿童多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归因:夫妻互动(如“妈妈会骂爸爸”)、经济价值(如“妈妈不赚钱”)、个人品行(如“妈妈喜欢打麻将”“妈妈勤劳”)。另有部分儿童未能说出具体原因。流动儿童对父亲喜欢(不喜欢)母亲及其原因的认知水平在性别、年龄、园所性质上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

    有70.7%的流动儿童认为母亲喜欢父亲,与非流动儿童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归因时,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存在显著差异(p<0.001)。归因倾向仍分为三类:夫妻互动(如“妈妈会给爸爸做饭”“爸爸会打妈妈”)、经济价值(如“爸爸不给妈妈钱”)、个人品行(如“爸爸赌钱”“爸爸吸烟、喝酒”)。由表2可知,将母亲喜欢(不喜欢)父亲归因于夫妻互动或经济价值的非流动儿童占比高于流动儿童,而说不出母亲喜欢(不喜欢)父亲原因的流动儿童占比高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性别、年龄和园所性质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

    (三)流动儿童对亲子关系的认知

    1.亲密度

    采用“为什么喜欢爸爸(妈妈)”这一问题考察流动儿童对亲子亲密度的认知。归因倾向大致分为以下三类:主观好恶(如“我就是喜欢爸爸”)、物质满足(如“爸爸会给我买玩具”)、时间投入(如“爸爸会陪我玩游戏”“妈妈会带我参观动物园”)。由表3可知,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对喜欢父亲(母亲)原因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1),表现为将原因归之于主观好恶、物质满足或时间投入的非流动儿童占比高于流动儿童,而说不出原因的流动儿童占比高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性别、年龄和园所性质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

    2.边界感

    采用“当你表现好时,爸爸妈妈会怎么做”及“当你做错事时,爸爸妈妈会怎么做”这两个问题考察流动儿童对亲子边界感的认知。

    针对第一个问题,儿童回答大致分为以下两类:物质奖励(如“他们会给我买好吃的”)、口头夸奖(如“他们会说我真棒”)。由表4可知,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对自己表现好时父母做法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1),表现为回答物质奖励的非流动儿童占比高于流动儿童,回答口头夸奖或说不出答案的流动儿童占比高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性别、年龄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在园所性质上差异显著(p<0.01),表现为回答物质奖励或口头夸奖的流动园儿童占比高于混合园儿童,说不出答案的混合园儿童占比高于流动园儿童。

    针对第二个问题,儿童回答大致分为以下两类:口头批评(如“他们会骂我”)、身体惩罚(如“媽妈会打我”)。由表5可知,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对自己做错事时父母做法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回答口头批评的非流动儿童占比高于流动儿童,回答身体惩罚或说不出答案的流动儿童占比高于非流动儿童。流动儿童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在性别、年龄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但在园所性质上差异显著(p<0.01),表现为回答口头批评或身体惩罚的混合园儿童占比高于流动园儿童,说不出答案的流动园儿童占比高于混合园儿童。

    三、讨论与建议

    (一)提高亲子陪伴质量

    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对父母姓名、职业、爱好等社会特征的认知水平均低于非流动儿童。在有关儿童对亲子关系认知的调查中,因物质满足或时间投入喜欢父亲(母亲)的流动儿童占比低于非流动儿童。有研究表明,因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流动儿童父母需将大量时间用于维持生计,且往往在子女教养支出方面精打细算,客观上导致流动儿童缺少亲子陪伴及获得物质奖励的机会,〔2〕流动儿童对父母社会特征的认知相应也较模糊。在经济状况暂时难以改变的现实下,流动儿童父母应注重提高亲子陪伴质量。幼儿园应给予父母充分支持,通过定期举办专家讲座等普及育儿知识,传授亲子互动技巧。幼儿园定期开展的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等,也有助于增加亲子相处时间,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提高流动儿童对父母角色的认知水平。

    (二)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在回答开放式问题时,说不出原因、无法作答的流动儿童占比高于非流动儿童。这可能与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有关。对“当你做错事时,爸爸妈妈会怎么做”这一问题,回答身体惩罚的流动儿童占比高于非流动儿童。因文化层次等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父母可能更倾向采取简单粗暴的教养方式,限制儿童自由表达的机会。从流动儿童对母亲喜欢(不喜欢)父亲的归因可以看出,流动家庭中的夫妻关系也不尽如人意,部分流动儿童反映“爸爸会打妈妈”。因此,流动儿童父母应注重为儿童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多倾听儿童的想法,鼓励儿童大胆表达。父母双方应彼此尊重,积极沟通,维系和谐的夫妻关系。

    (三)将流动与非流动儿童混合编班

    调查发现,就读于混合园的流动儿童对父母姓名、职业、口味等社会特征的认知水平高于流动园儿童。可能的原因在于就读于混合园的流动儿童能获得更多的同伴交往机会,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其语言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此外,混合园的师资水平、硬件资源等相对优于流动园,为流动儿童提供了更优质的发展环境。因此,在安置流动儿童时,应尽量将其与非流动儿童混合编班,鼓励流动儿童多与非流动儿童交往。教师应定期走访流动家庭,了解流动儿童成长背景,依据其现有认知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实施指导,提供相应同伴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儿童发展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0.

    〔2〕曾守锤,章兰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4):31-3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9:3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