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论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有效途径 |
范文 | 摘 要: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其中涵盖了生字、短语、经典文章、古诗以及流传千年的中华文化。但是在这门学科教学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学生在面对一篇课文时,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领悟课文中的重点知识,以至于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去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近年来,群文阅读教学的理念在中小学开始贯彻,这一新的授课理念以不同的方式,将类型相似的文章进行结合,最终引导学生体会所读教材的重点,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巧。 关键词:中小学阅读教学;群文阅读;策略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积累一定的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进行整合,从而有选择地在不同环节中应用。在刚入学的阶段,老师已经向班级成员强调了多读书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人能够认真落实。群文教学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备受重视,老师希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更多讲解一些重要的知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览技巧,最终能够主动归纳类型相同或者书籍中的重要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一、群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群文阅读这一理念,在提出的最初阶段就有教育工作者们展开了尝试,经过观察我们发现在这样的授课形式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老师的问题,教师在展开这部分工作的时候,并没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理念的本质是什么,他们只是单一将群文等同于几篇课文,而忽略了课文本身之间应该具备的关系。由于老师还没有深刻理解这一授课理念的具体含义,学生在课上既没有体会到这一教学形式给他们带来的进步,同时也没有体会到将这些课文结合的意义。另外,学生本身对于教材中的文章不感兴趣,通常在课上的固定模式中,他们选择按照标准的流程:朗读—总结大意—分析句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在这样的固定模式中,学生的思维很难发生实质性的改变,他们没有办法理解不同课文之间想要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只是按照流程完成规定的任务。在这样的课堂中,根本无法体现出这一理念的优势,也没有培养出班级成员热爱读书的习惯。为此,老师决定首先深度剖析群文阅读的本质含义,在理解了这一理念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章制订不同的教案,从而在多元化的环节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技巧,将这一理念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展示给学生,最终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1]。 二、如何具体落实中小学群文阅读教学 (一)明确理念,强化目标 首先在课上应该明确群文阅读这一理念的含义,强调群文阅读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之后要根據这一理念明确学习目标,从而在实践中意识到这一授课形式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同的单元之间会存在一些题材相似的文章。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结合教材中单元的安排,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在教材中通常是将写景类文章或者写人类文章进行系统的划分。那么在具体的讲解中,应该让学生理解这一类型的短文。在写景类的短文中,老师应该强调这类短文的特殊性,在了解了文章的构思后,首先明确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描写形式,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其中是否蕴含了思想感情。按照这样的思考方式去理解这一单元中其他的短文,之后思考这样的理解方式,能否完全适合于写景类的短文,该类型课文是否存在着细微的差别。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单元中的短文进行总结,学生意识到这样的授课形式,能够帮助他们直观地感受到写景类短文的特点,从而掌握阅读技巧,并积累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素材。学生也能够感受到阅读技巧对学习课文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个人的能力[2]。 (二)自我总结,注重积累 随着年级的不断上升,学生的思想能够有所进步,同时能够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展开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重视自己平时的积累,并能够及时总结和反思。很多学生在老师上课的时候能够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在没有了教师的引导后,他们完全搞不清学习的方向,也没有办法按照教师上课的节奏去理解其他的课文。为了能够培养初中生的独立性,教师在上课时,可以让班级成员认真记忆自己在讲课时的思路,以及提出问题的方式,之后又是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解决这些问题的。通过引导班级成员记忆群文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及时总结并反思自己在课上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并及时请教教师应该怎样解决,在这样的形式中体会到群文阅读中的技巧,最终将这些知识转变为自己能够利用的工具。 (三)实际应用,考查成果 检测群文阅读这种授课形式是否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测试中考查。在前期的教学工作中,教师用教材中的短文讲解了非常多的阅览方式。在课程安排中可以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测验。老师可以选取类型相似的三篇短文供学生思考,在试卷中体现出课上最常见的问题,由学生作答。这三篇短文测试的问题不能相同,但一定要体现出学生在课程中经常产生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达到检测的目的。在作答结束后,请几名学生回答出自己在浏览文章时采用的方式,并回答出这些问题考查的是哪一种技巧。最后校对答案,并请班级成员对答题结果进行反思。通过这样的实际练习,学生能够发现在课上提问与试卷提问的差别,同时在实际训练中应用课上学习到的技巧,从而客观地认识到这一理念带给他们的实际性进步,以此拓宽自己的思路,并和老师及时展开沟通[3]。 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清楚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以此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类型短文的特点进行整合,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在实践中摸索出规律,并共同探讨能力提升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邱泽宁.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19. [2]刘芳.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文本组织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9. [3]谭梅,杨叶.核心素养视阈下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8(11). 作者简介:于艳萍(1980—),女,汉族,甘肃省酒泉市人,西南大学本科,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果园学校教师,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