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如何推进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
范文

    林湘颖

    摘 要:课程游戏化作为近三年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一直被各省市乃至各县区的幼儿园反复作为研究对象。而在课程游戏化探索的进程中,艺术领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艺术领域中,音乐课程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目前音乐课程游戏化推进也面临着忽视课程研发的主体、教师专业素养缺乏、外界的支持力不足等诸多困难。立足幼儿,发现“活”课程、教师理念与实践并行、园所和家长的大力支持这些途径,能有效地推进音乐课程游戏化进程。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课程;课程游戏化

    课程游戏化作为近三年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一直被各省市乃至各县区的幼儿园反复作为研究对象。游戏精神是课程的支撑和活力源泉。我国学前教育的许多文件就反复强调游戏精神。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实践,同时也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杜威指出的那样,由于学习内容幼儿不感兴趣,但却是幼儿必须要学会的东西,教师就会组织游戏引起幼儿兴趣,让学生“在他正高兴地尝试着某些完全不同的东西的时候,吞下和消化一口不可口的食物”。[1]在这种游戏精神的反复探索中,课程游戏化进程悄然拉开帷幕。

    而在课程游戏化探索的进程中,艺术领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艺术领域中,音乐课程占据了半壁江山。幼儿园课程中音乐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使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愿意运用音乐,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帮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技能和方法;让幼儿学会创造性地运用各种音乐媒介;让幼儿学会通过音乐活动,初步地感受并喜爱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音乐课程对促进幼儿智力开发、增强自信心、提高创造力、陶冶情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音乐课程能够让幼儿在音符的海洋中感受美、享受美、表现美并创造美。如何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做好音乐课程一时间成为幼教人研究的要点。

    一、问题与阻碍

    课程游戏化进程尚在推进阶段,作为一线带班教师,能够切身体会到音乐课程游戏化推进的问题和阻碍。

    1.忽视课程研发的主体

    许多省市都设立了课程游戏化项目园所,但是园所拿到头衔之后,教师往往一下子无从下手。揪住游戏化和课程两个关键词,端坐在教室中反复思索音乐课程推进之道,而忽略了课程研发的动力和主体——幼儿。

    2.教师专业素养缺乏

    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在做“活”音乐课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不难发现,在教授同一首歌曲时,不同的教师却能挖掘不同深度的教育内涵和游戏精神。究其缘由,主要是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水平参差不齐。

    (1)传统观念的束缚

    课程游戏化在逐步推进,一线教师的思想也在不断革新。在新理念学习的过程中,传统的思维模式必然会受到冲击。教师们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的思维定式等,都会影响到教师对于课程游戏化的理解和音乐课程的实施。

    游戏化精神的冲击也使得一部分教师过度追求游戏化,重“游戏”而轻“音乐”,幼儿得到了游戏,却是一种营养缺乏、没有音乐滋养的游戏。因此,我们在革新教学理念的同时,要强调游戏精神,而不是任何活动都能成为游戏。

    (2)实践中遇到阻碍

    课程改革是顺应社会潮流和需求变化的必经之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进程也是如此。在音乐课程的实施中,各种多媒体软件、硬件的使用也考验着每一位一线教师。例如,电子白板的应用、实时录像等,都能成为音乐课程中实施游戏精神的润滑剂。

    在实践的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选择、采取的游戏化手段和技巧、途径的多样性也困扰着一线教师。

    3.外界的支持力不足

    任何课程改革从来不会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中螺旋式前进。在推进音乐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除了教师以外,外界的支持也是重要因素。

    (1)硬件的缺乏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教师在外出培训的过程中习得了其他园所一些实施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技巧,想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尝试探索,却发现缺乏相应的硬件和使用技巧,实属遗憾。

    (2)园所、家长的支持

    园所对于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关注度和支持力直接影响着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推进。此外,家長对于音乐课程往往追求其结果,技能、技巧的发展,而忽略了其中的游戏精神,他们的不理解也给教师推进音乐课程游戏化增添了阻碍。

    二、方法和策略

    由此可见,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做“活”音乐课程必须要教师、园所、家长共同努力,相互支持,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

    1.立足幼儿,发现“活”课程

    幼儿是幼儿园任何活动的主体,在课程游戏化的推进中,更要把幼儿作为主体。许多教师在研发课程时总是冥思苦想,殊不知最好的课程引导者就在身边。

    要立足幼儿,就要捕捉本班幼儿的兴趣点。根据大部分幼儿的兴趣设立大主题,小部分幼儿则可建立小组专项主题,这不是将课程划分,而是将课程更细化、更个性化。如最近幼儿关于恐龙的话题较多,那可以先尝试倾听幼儿在同伴间交谈过程中的兴趣点,例如恐龙的特征、种类、名字等。在倾听过程中,再一次协助幼儿梳理,将他们的兴趣点更明细化,也引导幼儿养成先梳理的好习惯。关于课程的继续推进,则可以将大部分幼儿的问题作为主线,一起探究,建议由浅入深,更易于幼儿吸收知识内容。对于小众化的问题,教师可设立单项的挑战项目,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自主进行探究。

    2.教师更新理念、勇于实践

    (1)理念与实践并行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否有意识、系统地引导幼儿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3]在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学习游戏化理念的基础之上,大胆实践,将理论与实践并行,全面提升专业素养。不仅要自我学习,还要加强同事间、年级组之间的实践学习。幼儿园也应为教师提供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提供各种硬件支持、开展各级别的教研和培训活动,从而帮助教师全面提升专业素养。

    (2)选择适宜的课程内容

    活动内容的选择在整个活动进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首先可以选择一些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的内容。例如,儿歌《鸭子上桥》,可爱的小动物,轻松愉快的旋律,加上有趣的情节,使得幼儿有兴趣去倾听和表达。特别是在唱到小桥摇摇晃晃时,孩子们自发地摇晃自己的身体,面露微笑。

    同时,选择的活动内容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幼儿在面对有挑战的项目时,往往注意力更加集中,也更加努力。这种挑战性应立足于本班幼儿的能力范围之内,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能保证大部分幼儿可以达到预设效果,从而得到满足,小部分幼儿感受参与的喜悦,提升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3)巧妙利用游戏化手段

    游戏精神绝不仅仅是开展游戏,不要将音乐课程等同于音乐游戏。教师在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过程中,应以审美为核心,利用游戏化的手段,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素质和能力。

    例如,在开展打击乐活动时,教师可请幼儿提前收集班级中、家中能够通过敲击而发声的生活用品作为教学用具,幼儿有了兴趣、产生了好奇心,便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则是靠教师的观察和智慧,利用游戏化手段,如营造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情境、创设接唱、角色扮演等游戏环节,将音乐无痕地融入其中,并让幼儿乐在其中。

    (4)注重课程开发渠道的多样性

    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课程开发元素的多样性。将音乐课程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而非局限于音乐活动之中。教师应当在一日生活中敏锐捕捉幼儿的需求和兴趣点,作为音乐课程的素材。在散步时,幼儿对风声、雨声很感兴趣,教师就可以此作为素材,创编简单的儿歌,例如,对唱的形式,接龙的形式,引导幼儿充分表达好奇心,探索大自然的音符。例如,孩子们发现一只鸽子,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幼儿倾听鸽子的叫声,并用歌曲引导他们吟唱,如:教师哼唱简单旋律:有一只鸽子飞来这里晒太阳。幼儿接唱:咕咕,咕咕。音调、歌词可由教师自行掌控。做“活”课程绝不仅仅是在教室中,更要大胆地走出教室、走出幼儿园,引导幼儿用耳倾听、用心感受、用嘴吟唱、用舞表达,从而将音乐课程做“活”。

    3.园所、家长全力支持

    任何课程的推进,都不能仅仅依靠教师一人之力,而要有园所、家长的全力支持。课程内容来源于幼儿之后,教师、园所、家长三辆马车应当共同合力推进,缺一不可。

    园所应当重视音乐课程游戏化的研发工作,为教师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通过结合本园实际情况以及教师的需求,采购各种适宜的硬件,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引导教师熟悉并熟练运用相关硬件。定期开展各级别的教研活动,并将问题作为教研活动的导向,群策群力,谋划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园所应加强对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宣传力度。向家长宣传最新的课程游戏化理念,从而引导家长转变只注重技能而忽视幼儿在音乐课程中游戏精神的满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作为家长,除了关注幼儿的音乐技能(如会唱几首歌、会跳几支舞)发展以外,更应重视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游戏精神的提升。与教师积极、密切配合,为课程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如活动中所需要的生活材料等。

    在江苏省全面推进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立足幼儿寻找游戏课程开发内容,依靠教师努力实践游戏化渠道,加之园所、家长的全力支持,一定能够推进音乐课程游戏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康建琴.学前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朱家雄.幼儿园课程(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40.

    [3]王振海.如何指導学生学会学习[J].新课程(小学),2009(6):35.

    编辑 王亚青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