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巧用思维导图,助推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培养 |
范文 | 陈瑶 摘 要: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标志与关键,生物学科概念繁杂、知识点分散,很多学生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点通常是生硬的记忆,而不能理解和应用,理论与实践经常脱离,阻碍了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思维导图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助力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观念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教学;思维导图;核心素养;生命观念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高中生物课程理念变为“核心素养为宗旨、内容聚焦大概念、教学过程重实践、学业评价促发展”。其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生命观念是人类对自然界生命物体的一种态度,包括对人类自身的态度,本质上就是世界观,也是最具有生物学科特点的要点。 高中生物学科的显著特点是概念繁杂、知识点分散。学生对于这些概念的学习常表现出较大的困难,经常不能理解生命的本质。究其原因是学生整理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构建概念的网络不够熟练和没有科学的方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利用文字、线条以及颜色和图形将与其相关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帮助其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故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有助于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生命观念的培养,从而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一、思维导图在落实生命观念上的构建过程 1.找准核心目标 并非所有的生物学知识都适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指向目标观念、针对性强、典型的知识才适合生命观念的培养。因此,为了实现生命觀念的培养目标,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某一章知识教学之前,认真研读《新课标》和教材,加深对该章知识的理解,把具体的生物学知识与该章主要渗透的生命观念相关联。以《分子与细胞》第3章为例,通过对该章内容的整体分析发现,教材中“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细胞膜的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等生物学事实性学习材料的呈现都指向同一目标,那就是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认识生命现象,因此,从观念建构的角度来看,可以把“结构与功能观”的培养确定为该章的生命观念的核心目标,这样既有利于深化该章主题,又能突出生物学事实性学习材料的认识价值。 2.聚焦核心概念 在确定本章的素养目标后,教师需要根据学情将目标观念转化为概念理解,即生命观念的具体表达,使教学目标更为明确。因此,接下来,教师应该筛选出能够有效推动学生认知水平向基本理解层次发展的知识,引导学生以核心概念为中心,建构起知识间的结构关系,帮助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把握。如《分子与细胞》第3章由“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三部分内容组成,看似孤立的三部分内容可以借助“结构”和“功能”这两大概念联系在一起,而对“结构”和“功能”概念的认识则借助更加具体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功能”概念来实现的,因此,“细胞结构”和“细胞功能”成为深入认识课程内容、实现基本理解的思维工具。本章思维导图的关键概念可以聚焦为“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 3.绘制思维导图,交流与提升 教师通过课上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围绕关键词展开思考,将各个看似碎片化的知识逐步扩展为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对易错、易混淆的知识进行对比,将错综复杂的关系清晰呈现,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厘清知识之间的本质关系。知识体系形成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模式采用具体可见的箭头和文字展示出关键观念的内涵和相互联系,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通过不同小组之间的分享和交流,相互学习,并完善修正各自的思维导图。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真正将知识与方法内化,而且在交流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团队协作的力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落实生命观念等核心素养。 二、反思与展望 思维导图的引入对于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有很大的帮助,但并不是所有知识都适合用思维导图,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生搬硬套,要充分理解课标,全局化把握教材,找到发展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合理建构学习目标,聚焦核心概念,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行动起来,从学会变为会学,在思维导图的建构中,落实“教—学—评”,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娄蓝英.高中生物学科中生命观念的内涵及教学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8(1). 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生命观念培养策略研究”(GS[2019]GHB0227);兰州市2019年度个人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思维导图在甘南藏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LZ[2019]GR0467)的成果。 编辑 杜元元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