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护理干预对小儿腰穿术后舒适度的影响
范文

    吴丽平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腰穿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进行治疗的90例患儿,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儿采用的是护理干预方法。并对两组患儿进行腰穿术治疗后的不适度进行比较,记录患儿在术后2小时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与视觉满意度评分(VSS)。结果:观察患儿术后腰痛、头痛、四肢麻木以及褥疮等相关不适事件的发生率,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在术后2小时内的VAS评分与V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穿术后对患儿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术后舒适度以及术后疼痛,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干预;腰穿术;舒适度;小儿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1

    腰穿术是腰椎穿刺术的简称,通常被用于小儿颅内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诊断,该方法有着较高的安全可靠性。经过相关数据能够发现,腰穿术后会时常出现一系列相关并发症,临床常见病症为头痛、四肢麻木以及腰背疼痛等,会对患者的术后恢复以及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1]。患儿因年龄较小,治疗依从性与成人相比较差,因此,易出现并发症,会导致患儿的术后疼痛感增加,减少舒适度。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舒适度,此次研究通过对我院接受腰穿术的患儿进行护理干预措施,目的在于提高腰穿术后患儿的舒适度,提高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接受腰穿术的患儿90例,其中男性为50例,女性40例,年龄3~13岁,平均(7.2±3.5)岁,体重在11至38kg,平均(19.5±5.2)kg。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儿意识清楚、无神经性障碍疾病,具有良好的独立判断能力。对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等资料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术后平卧6小时,去掉枕头。

    研究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1)在术前进行常规干预,刺穿前5到10分钟为患儿进行注射安定0.3mg/kg;(2)术前心理干预:在进行穿刺前,应当告诉患儿及家属穿刺的重要性、安全性,并对具体的穿刺方法进行讲解,说话语调尽量温柔,耐心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逐渐消除患儿的焦虑、恐惧等情绪,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3)环境干预:保持穿刺时的温度及湿度要适宜,为患儿创造有个良好、安静的环境,尽量避免患儿的情绪受到干扰,避免着凉,穿刺室内可适当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在墙上也可以贴一些动画漫画海报等,这样能够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此外,还能够调节患儿的抑郁程度与兴奋程度。(4)穿刺时干预:要指导患儿及其家属尽量放松,摆好正确穿刺体位,在穿刺时,要尽量快一些,患儿在术后一旦出现适应感要及时告诉医生。(5)穿刺后护理干预:在穿刺后要去掉枕头,可适当采用厚度在3到5厘米的薄枕,放松患儿的颈部肌肉,此外,在患儿的腰部也可以放置薄枕,协助患儿选择恰当合适的体位、侧卧位,避免患儿坐起以及家属抱起患儿。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在穿刺术后的腰痛、头痛、四肢麻木以及褥疮等不适事件的发生率,在穿刺术后2小时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视觉满意度评分(VSS)对两组患儿穿刺术的疼痛程度以及满意度进行比较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检验、X2检验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不适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在术后出现头痛与四肢麻木1例,腰痛2例,物褥疮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8%,对照组患者中,头痛3例、腰痛8例,四肢麻木3例,褥疮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55%,研究组不适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术后VAS和VSS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儿术后VAS与V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腰穿术是一种有着一定创伤性的检查方式,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当中,得到了成熟的发展与应用,在实际穿刺过程中,患者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易引起相关并发症,年龄较小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很难保持安静、且腰穿配合度也较低,会导致穿刺时,姿势不当,在术后易出现腰背疼痛的情况。所以,在患儿穿刺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儿改善穿刺舒适度。此次研究中,在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措施,从结果能够看出,研究组患儿在术后出现腰痛、四肢麻木、头痛以及床褥等不适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两组患儿在术后2小时的VAS及VSS评分,能够发现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能够证明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在进行穿刺术后,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不适情况、缓解穿刺疼痛感以及提升穿刺满意度,效果显著[2]。

    为了提升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患儿依从性,在进行穿刺前5到10分钟应当向患儿静脉注射一定量的安定,但要保持适量,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患者在穿刺时保持安静,有助于患儿保持正确的姿势,尽量减少韧带以及肌肉损伤。在注射镇静类药物的时候,能够维持患儿保持良好的状态,并缩短穿刺时间,对提升穿刺成功率有着重要影响。术前应当向患儿与家属进行沟通,讲解穿刺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方法,这样有利于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此外还能够消除患儿的不良情绪,提升患儿及家属的配合度。心理干预以社会心理学、心理生理学为理论基础,在操作过程中见效快,有效提升护士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和效率。穿刺术手正确的体位能够有效减少不适事件的发生率,可采用侧卧位、平卧位等体位进行交替,有效减少不适感的发生,可避免長时间同一体位导致组织缺氧、缺血,影响细胞代谢以及出现褥疮[3]。

    参考文献

    赵丽.关于护理干预对小儿腰穿术后舒适度的影响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7.3(11):46-47

    杨松萍.护理干预对小儿腰穿术后舒适度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7,39(10):946-947.

    于海燕,刘燕,邓芙蓉.护理干预对小儿腰椎穿刺术后腰痛发生率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5):146-147.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