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主题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渗透分析 |
范文 | 王娜 摘 要: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知识点能通过一个线索串联起来,或者是一个时间段的聚集性事件,所以历史事件之间都有着交叉影响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以“主题教学”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点网络,掌握历史知识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讲述了如何将“主题教学”渗透到历史教学之中。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中历史;主题教学 历史是一门讲述事件的科目,在这门内容涵盖量非常丰富的科目中,知识点也非常多,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记忆。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掌握知识点,这需要教师研究恰当的学习方法。历史知识点有一个共同特性:事出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教师帮助学生明白因果关系后,学生就能够搭建知识网络,当知识网络足够丰富时,学生就能提高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而这也就是“主题教学”在历史学习中运用的意义。 一、梳理知识网络,明确教学主题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把知识点进行规划梳理,清楚内容主题,并且多加练习,熟练地掌握课堂话语。历史这门学科的内容细碎而又繁多,如果在上课时老师不能够将大量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然会感到困惑,难以理解这些知识点的深层次内容,难以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在后期的学习中更容易积累越来越多的疑惑。故而历史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构架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找出知识点的主题,才能做到给学生讲授这些知识点时,内容有层次、有深度,帮助学生在学习每一部分知识时都能清晰地掌握其中的关系。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例,在这一内容中,春秋战国变革、百家争鸣、焚书坑儒、黄老之学、独尊儒术都是有一定程度上的联系的,教师可以通过一条清晰的脉络将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在上课时为学生搭建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也就更加轻松。 二、找准主题,确定内容 历史漫漫,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常常会令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丧失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教师如何改善这种状况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对此,教师可以将要讲的一部分内容按照发展顺序糅合成一个故事,在教学时将一个完整的故事讲述出来。确定了教学主题后,教师的工作压力会减小,课堂效果也会有很大的改观。学生对故事的兴趣远远要大于对枯燥无味课堂的兴趣。在听故事时,学生会更加专注,也会将知识学进去,可谓是既轻松又快乐地提升了学习效率。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为例,老师可以将鸦片战争、“师夷长技”、维新变法结合起来,加上恰当的课外小知识,包装成有趣的故事,来讲述这一历史背景下的思想变化。在课堂上以找好主题讲故事的方式讲解,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也会提高,不自觉地加入课堂中,进而提高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三、借助资料,丰富课堂 单调枯燥的内容往往会让人们感到疲倦,历史课堂也往往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新奇有趣的知识或者教学方式来扩充课堂的主题,让“主题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充满趣味性的课堂能够营造历史旧事的氛围,让学生拥有感同身受的体验,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为例,在上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观看《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了解在这段历史里的社会面貌和百姓面貌、斗争与崛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近代历史角色,如孙中山等,讲述他们的生平事迹和后人评价,进行一段角色扮演秀,让学生掌握主动权,做课堂的主人。 四、通过实地考察丰富主题内容 博物馆、革命纪念地、历史遗址等通常都会有真实的历史场景、遗物,还会有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历史教学的绝佳工具。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了解历史的真实面貌,学习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拓宽见识视野、丰富文化底蕴。国家的历史需要每一位青少年牢记,只有铭记过去,才能发展未来。历史不仅是一门考试科目,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以史为鉴,发展更健康、积极的人格品质,成长为优秀的社会人才。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例,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博物馆参观党的发展进程与本地文化的演变,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搜集一些课外资料,进行彼此间的分享、交流、探索,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点,还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建党节、国庆节、南京大屠杀纪念日这些有意义的日子里,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扫墓、观看相关电影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丰厚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 “主题教学”是歷史教学中不可小觑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能够将枯燥无味的历史碎片转变为一个个有趣的主题故事,实现了历史教学发展进程上质的转变,值得教师学习使用。教师可以将“主题教学”这一模式充分地运用到课堂上,帮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历史情怀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武.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意义及策略[J].甘肃教育,2018(24). [2]唐晶.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5(25). 编辑 李建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